美国市场数据显示长期跑赢指数的基金占比不超过三成,一些知名的投资大师更是直指有效市场下的主动管理悖论,以及主动管理的弊端——高额管理费,如此看来美国是比较推崇被动管理的。我们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严谨态度,想来探讨一下,在我国市场环境下该选择主动管理还是被动管理。
主动型基金寻求取得超越市场的业绩表现;而被动型基金(通常被称为指数型基金)一般选取特定的指数作为投资的对象,不主动寻求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是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
(一)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是由尤金·法玛于1970年深化并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假设是:参与市场的投资者有足够的理性,并且能够迅速对所有市场信息作出合理反应。该理论将市场分为强势有效、半强势有效和弱势有效三种。
1.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价格已充分地反映了所有市场信息,包括已公开的和未公开的信息。在强式有效市场中,没有任何方法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即使你有内幕消息。
2.半强势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已公开的市场信息。在半强势有效市场中,内幕消息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3.在弱式有效市场中,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过去历史的证券价格信息。基本分析可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
表:市场有效性与投资分析的关系
关于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存在的局限性这里我们不谈,仅从中美两国的市场发展情况,以及可追溯的历史数据作为考证,将美国主张被动管理的理由总结如下:1.美国股市是半强势——强势的有效市场,大多数时间内股票价格能及时反映价值,寻找价格被低估的价值投资机会较少,因此长期战胜市场平均收益的难度较大。2.美国投资者较成熟且结构稳定,机构投资者占较大比重,市场定价较为合理,套利机会和空间较小。3.标普500近十年(2007-2016)年化收益6.87%,美国指数型基金管理费0.2%-0.5%,主动型基金管理费2% 对收益的侵蚀过大。
所以美国的专家学者很容易得出“被动管理更好”的结论。在美国市场中一切已公开信息已被充分反映,因此基金管理者是无法通过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获取超额收益。既然无法通过主动投资获得超额收益,那我为啥还要花高昂的管理费去买主动型基金呢?这就是所谓的主动管理悖论。
(二)弱有效市场下的A股存在超额收益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很明显我国市场对应的是弱势有效市场,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时性都有待提高。而且中国与美国不同,市场构成主要以散户为主,相比较专业机构来说可能没有那么理性,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和反应速度都有所差距,这也就给了专业的基金管理者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我们来看近五年的数据,上证综指在2012.4——2017.4期间是从2043点上涨到了3154点,年化收益为9.07%。而同期股票型基金的年化收益为12.07%,超额收益为3%。如果按不同风格和规模拆分,收益率前三的分别为:小盘基金的年化收益为20.86%,成长型基金的年化收益为17.69%,中盘基金的 年化收益为17.31%,超额收益可以达到7到11个点。即使扣掉1.5个点的管理费,主动型管理基金的超额收益也是非常明显的。
表:近五年各类基金收益情况(2012.4——2017.4)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本文中的平均收益均为算术平均,一方面数据的样本量足够大,且剔除了异常值的情况;另一方面一些股票基金规模过大,如果采取加权平均会对结果产生过大影响,不利于对总体的判断。因此主动管理型的基金有较大的优势,从中长期来是能够获取显著的超额收益的。
另外有投资者可能会比较关心A股获取超额收益能否持续?可以说,任何市场从新兴市场走向成熟市场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美国市场已经有超过200年的历史。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进化的过程会极大的缩短。不过从A股过往的进化速度来看,这种超额收益至少在5年-10年内都还是可以做到的。只不过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超额收益获取的难度可能会越来越大,超额收益的幅度可能会越来越小。
更多内容记得关注好买商学院微信号(howbuyIE),好买商学院是好买财富旗下投资者教育平台,专业、好玩的理财学习和交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