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简介:
周一(12.23),今日早盘两市双双低开,随后冲高回落,沪指围绕3000点拉锯。午后A股震荡下挫,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1%,沪指创11月12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截止收盘,沪指报2962.75点,跌1.4%;深成指报10056.21点,跌1.69%;创指报1736.62点,跌1.98%。
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32.06亿元,已经连续28个交易日净流入,累计净流入金额达1045.86亿元。
投资参考:
1、机构论市:多重“利空”来袭 调整或是年内最后一次出手机会
今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全天单边下挫,沪指失守3000点大关。
对于今日下跌,整理多家市场观点来看,来自周末多重“利空”影响,包括国家集成产业基金高位减持科技股、酒鬼酒事件、还有京沪高铁IPO等。
那么跌破3000点以后,A股将怎么走呢?我们整理来了部分业内观点,以供参考:
2、配售比低至3.30%!新基金一哥刘格菘“点燃”科创基金
今日,广发基金发布公告称,根据广发科技创新发售公告的有关规定,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2019年12月20日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该基金2019年12月20日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3.298%。
数据来自各大基金公告,好买商学院制表
3.298%的有效认购申请比例,显示了投资者对刘格菘管理能力的肯定。
“爆款”基金广发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是刘格菘。
好买基金数据显示:刘格菘为四星级基金经理,累计任职时间5年又252天,现任基金资产规模72.22亿(8只基金)。现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长投资部总经理。
来源:好买基金网,截止12月23日
战斗力10.00分,比同类平均水平高77.62%。
来源:好买基金网,截止12月23日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今年基金经理所管基金的战绩:据好买基金网数据,截至12月20日,刘格菘管理的3只公募基金年内收益率翻倍。广发双擎升级达121.18%、广发创新升级109.93%、广发多元新兴105.92%,包揽了权益基金今年业绩的前三位。
来源:好买基金网,截止12.20
除了广发基金,近期市场上还将有多位绩优基金经理要发新基。今天,兴全基金谢治宇发行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明天就结募。另外,农银汇理基金将发行农银汇理创新医疗,拟任基金经理赵伟管理的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达78.81%。明年1月,交银施罗德将发行交银内核驱动,拟任基金经理杨浩管理的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任职总回报达116.12%( 数据来源:wind)。
3、三大T+0新品来了!沪深300系列期权今日上市,谁能参与?
2019年12月23日这一天将注定载入国内期权史册。
今日(12.23)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权一起上市。
所谓期权,是指一种合约,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某种资产的权利。
ETF期权是在你支付一定额度的权利金后,获得了在未来某个特定时间,以某个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指数基金的权利。到期后你可以选择行使该权利,获得差价收益;也可以选择不行使该权利,损失权利金。
股指期权则是以股票指数为标的资产的期权。股指期权自1983年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诞生以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时期,作为全球金融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避险工具,股指期权在风险管理、金融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上市首日表现来看,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权沽2月4000合约收涨52.51%,上交所300ETF期权沽1月4000合约收涨21.74%,深交所300ETF期权沽1月4000合约收涨46.62%。
注:已在开通沪市衍生品合约的个人投资者视同符合条件,可直接在深市开户。
众多业内人士表示,非常期待期权新品种的上市。此次新增两只沪深300ETF期权,意味着股票期权市场进入多标的运行的新阶段。而首只股指期权的上市,将更有助于完善境内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体系,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
财经点评:
4、住建部:坚持“房住不炒” 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
今日(12.23),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长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着力建立和完善房地产调控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培育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探索政策性租赁住房的规范标准和运行机制。
业内人士认为,再次强调住房不炒,表明全国房地产调控力度仍维持现有的力度不放松,其次表明未来仍将继续打击投资投机需求,保护刚需。而在租售并举、住房不炒等政策的持续影响,以及机构化长租平台在稳定市场,保障民生方面的价值凸显,也有利于促进租房市场的稳定发展。
5、生猪保供稳价打出“组合拳” 上市公司主动扩产能
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目前,多部门部署新一轮生猪保供稳价新举措。其中,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新闻表示,将增加生猪生产,继续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对有关项目的支持;12月19日,商务部表示,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向市场投放4万吨中央储备猪肉;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确保2020年年底前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复正常。
与此同时,地方也在加快行动。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都出台了文件,细化了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形成了恢复生猪生产的强大推动力。
专家表示,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生猪稳定生产和保持供求平稳显得尤为重要。今年11月份以来,伴随着中央到地方的努力,全国生猪生产全面向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止降回升。在此基础上,加快恢复生猪生产,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有利于再次增强信心,保证生猪生产等各项工作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