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顾
昨日,沪深两市双双收涨。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于3380.21点,涨0.80点,涨幅为1.02%;深成指收于10955.65点,涨2.67点,涨幅为0.93%;沪深300收于3959.94点,涨0.98点,涨幅为0.87%;创业板收于2268.22点,涨2.81点,涨幅为1.23%。两市成交19383.45亿元,较前一日交易量增加2.19%。小盘股强于大盘股。中证100上涨0.75%,中证500上涨1.20%。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日期2025/2/26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31个行业上涨。其中,钢铁、房地产、非银金融表现居前,涨跌幅分别为5.10%、2.20%、2.19%,综合、通信、传媒表现居后,涨跌幅分别为0.34%、0.25%、0.09%。沪市有1824只个数上涨,占比80.07%,深市有2216只个数上涨,占比77.78%。非ST个股中,102只个股涨停,-1只个股跌停。股指期货主力合约3个合约均上涨,其中,1只期指好于现货指数。
昨日,中债银行间债券总净价指数上涨0.02个百分点。
昨日,欧美主要市场涨跌不一,其中,道指下跌0.43%,标普500上涨0.01%;道琼斯欧洲50上涨0.78%。亚太主要市场涨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数上涨3.27%,日经225指数下跌0.25%。
二、指数涨跌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日期2025/2/26
三、新闻
1、开年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超千亿份,被动指数产品竞争如火如荼
Wind数据显示,本周共有29只新基金开始发行(仅统计初始份额,下同)。仅2月24日一天,就有15只基金开始发行,同场竞技气氛热烈。其中,被动指数基金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共有18只被动指数基金本周首发,包括8只ETF、5只普通指数基金和5只联接基金。2025开年以来,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已超过千亿份,超1000亿元规模的增量资金已集结。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新发的被动指数基金,多以细分行业板块的指数产品为主,如华宝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永赢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ETF、华夏创业板新能源ETF、平安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联接A、鹏华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中欧恒生沪深港汽车主题指数A、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联接A、万家中证机器人ETF、天弘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A、招商中证全指红利质量ETF等。
宽基指数基金则包含前海开源北证50成份指数A、国投瑞银上证科创板200指数A、中银证券中证A500指数A、平安上证180联接A、中金中证A500联接A等。安信均衡增长A、富国景气优选A、弘毅远方甄选A、信澳星瑞智选A、汇丰晋信景气优选A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也于本周首发。此外,还有3只债券型基金、1只FOF、1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和1只债券型基金于本周首发。
从此前基金年报和半年报的情况来看,近两年管理费增长较多的基金公司,多为被动指数或量化产品贡献,主动权益产品贡献的占比较小。这与过去几年一些知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或多或少面临着业绩困境有关,而被动投资正迎来高歌猛进的时代。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不少基金公司在年初制订发行计划时,都把被动指数产品作为了今年的重点。
当前被动指数产品的竞争已经较为激烈,接下来的新发产品与此前会有哪些方向上的区别?一家公募基金的数量投资部负责人表示,当前传统宽基、行业或主题指数ETF跑马圈地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未来指数创新有两个方向:一是从“市值选股”到“策略选股”,如中证A系列指数、Smart Beta策略等;二是从“简单贝塔”到“贝塔+阿尔法”,如指数增强ETF、主动ETF等。指数产品已经跨越了“1.0”阶段,未来将向指数创新、策略优势方向进发。
被动指数的布局方向变化正在显现。2月24日晚,证监会网站披露,易方达基金、华安基金、国泰基金、天弘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摩根资产管理、国联安基金集体上报了首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
作为2024年推出的重磅宽基指数,中证A500目前已经吸引了超过80家公募机构布局相关指数产品,不乏场内的指数ETF、增强策略ETF以及场外的ETF联接基金、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相关红利低波策略增强基金以及相关主动权益基金。此次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上报,有望进一步丰富中证A500指数产品版图,为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提供更多选择。
此外,2024全年债券型基金的发行份额占比为70.18%,2025开年以来这一数据显著下降,股票型基金的发行份额占比显著上升。不过从单只基金来看,发行规模居前的产品仍主要为债券型基金。
其中,2025开年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的产品为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A,发行份额达60.01亿份,该产品为一只偏债混合型FOF。中银淳利三个月持有A发行规模达53.20亿份,该产品为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中欧多利A、建信鑫源90天持有A发行份额均超过40亿份;鹏华添和30天持有A、南方悦享稳健添利A、诺德安锦利率债等发行份额超过30亿份。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发行份额达20亿份,是2025开年以来首发规模最大的权益类基金。
点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被动指数型投资似乎正在逐渐成为一个趋势,连同去年底公募基金的大规模降费等措施,将有望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ETF等被动型基金的市场。从基金公司的经营角度来说,这两年权益产品的持续降费对于管理费的冲击也将是巨大的。但从长期来看该趋势也是难以避免的,无论是管理人还是投资者也许都将充分认识到,β是廉价的,α才值得付费。
2. 特朗普下令调查美国进口铜,铜关税或至
美东时间2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指示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开始调查铜进口和国外的铜生产是否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白宫官员表示,根据商务部的调查结果,可能会对美国向国外进口的铜加征关税,但未透露多少细节,包括调查将何时结束、关税税率可能定为多少以及何时生效。
不过,有媒体称,在周二下午的电话会议上,一名白宫官员反复表示,一切都将在“特朗普时间”内解决,这显然意味着要尽快解决。
铜是一种广泛用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材料,也是美国军方和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的关键用材。特朗普政府周二宣称,铜问题将造成重大影响,铜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国防问题,电动汽车和AI都需要这种金属,而地缘政治动荡可能会导致美国无法获得所需的铜供应。
传出特朗普下令调查铜的消息后,电子交易盘数据显示,周二美股盘后,纽约期铜快速拉升,COMEX 3月期铜一度从4.550美元一线涨至4.6650美元上方,日内涨幅从不足1%扩大到3%以上,刷新日高至4.6655美元,较周一收盘涨逾3.3%。
图表来源:Wind
评论认为,一旦开征新的铜关税,可能刺激美国国内生产铜,但也可能增加美国汽车生产商、建筑公司等企业的成本。而两周前特朗普宣布加征的钢铝产品关税已经引起美国企业成本增加的担忧。
据新华社报道,白宫2月10日公布,特朗普当天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特朗普的新措施还取消了对部分贸易伙伴的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这意味着对铝关税从此前的10%提升至与钢铁关税一样的水平。特朗普在签署文件时称,此举将帮助钢铝产业和流失的就业岗位“回到美国”,并称关税“不会有例外”。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财政部官员加里·赫夫鲍尔对新华社表示,钢铁和铝的关税措施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的钢铝价格将“显著高于”世界市场价格,这不利于大量使用钢铁和铝的下游产业,包括汽车制造、电气机械企业以及飞机制造商。这些下游产业雇佣的工人数量大约是钢铝行业工人数量的十倍,美国政府的钢铝关税仅会让少量钢铝企业受益,更多美国企业的利益将受损。
特朗普在第一个总统任期曾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纽约联储此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从2018年开始,美国政府单方面对贸易伙伴施加包括钢铝关税在内的贸易壁垒,这些措施及其引发的反制措施导致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流失。赫夫鲍尔预计,这次涉及钢铝关税的进一步措施会导致类似后果,而且情况会“更糟”。
点评:铜在最近一年的波动非常大,在经历了去年5月份的逼仓事件后,随着特朗普对于铜关税的政策预期,近期美铜价格的飙升与沪铜的价差波动再度显著放大。除了对美国本土经济的影响,也会间接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以及贸易状况。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时间区间:2023/1/3 – 2025/2/25
3. 英伟达披露最新财报
北京时间2月27日凌晨,英伟达公布了截至自然年2025年1月26日的公司2025财年第四财季(以下简称“第四财季”)财务数据,以及2026财年第一财季(以下简称“第一财季”)的业绩指引。
财报显示,英伟达第四财季实现营收393.3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8%,高于市场预期的380.5亿美元,前一季度同比增长94%。其中,数据中心贡献营收为355.8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93.32%,前一季度同比增长112%。
第四财季非GAAP口径下调整后的每股收益(EPS)为0.89美元,同比增长71%,分析师预期0.84美元,前一季度同比增长103%。第四财季毛利率出现了小幅下滑,第四财季调整后毛利率为73%,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符合分析师预期。
全年来看,英伟达2025财年共实现营收1304.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全年净利润达到728.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市场高度关注的业绩指引方面,英伟达预期,2026财年第一财季的营收将达到430亿美元,上下浮动2%,高于市场预期的417.8亿美元;第一财季非GAAP口径下毛利率预计为70.6%至71.0%,上下浮动50个基点,即最低70.1%,最高71.5%。
隔夜美股收盘,英伟达大涨3.67%,报131.28美元。财报披露后,英伟达股价在美股盘后剧烈波动,多次在涨跌间交替,在分析师电话会议结束后,其股价跳水、转跌,现跌0.75%。
有评论称,尽管英伟达的这份财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担忧情绪,但投资者还是觉得英伟达业绩带来的惊喜不够大。今年1月,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了一款成本极其低廉,而计算能力却比肩ChatGPT等头部大模型的人工智能模型,震惊了美国硅谷,同时也引发了投资者对科技巨头在AI技术上巨额支出的质疑,并开始担忧这将拖累英伟达GPU的需求。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财报中表示,市场对Blackwell芯片的需求令人惊叹,因为“推理”AI增加了另一种扩展法则——增加训练的计算能力使模型更智能,而长时间思考的额外算力使答案更智能。公司成功地大规模推进了Blackwell AI超级计算机的生产,在其首个季度实现了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随着代理AI和物理AI为下一波AI的到来铺平道路,AI正以光速发展,并有望彻底改变最大型的行业。
稍后,黄仁勋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推理”带来的潜在需求让人感到兴奋。黄仁勋称,公司已经大幅增产Blackwell AI芯片,并指出AI软件将是一切数据中心的一部分。短期、中期、长期迹象都向好。
黄仁勋还表示,已经完全解决了Blackwell的供应链问题。供应问题没有妨碍到下一次训练和后续产品的研发,Blackwell Ultra将于2025年下半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