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公募基金日报:基金解盘:双重逻辑推动科技板块走强

一、行情回顾

昨日,沪深两市双双收跌。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于3373.03点,跌6.09点,跌幅为0.18%;深成指收于10983.04点,跌8.33点,跌幅为0.08%;沪深300收于3969.72点,跌8.73点,跌幅为0.22%;创业板收于2266.24点,跌15.27点,跌幅为0.67%。两市成交20804.83亿元,较前一日交易量减少5.11%。小盘股强于大盘股。中证100下跌0.26%,中证2000上涨0.18%。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7个行业上涨。其中,建筑装饰、建筑材料、房地产表现居前,涨跌幅分别为2.34%、1.76%、1.66%,传媒、医药生物、通信表现居后,涨跌幅分别为-0.81%、-0.90%、-1.10%。沪市有1100只个数上涨,占比48.91%,深市有1545只个数上涨,占比53.42%。非ST个股中,91只个股涨停,16只个股跌停。股指期货主力合约3个合约均下跌,其中,0只期指好于现货指数。

数据来源:Wind 日期:2025/2/24

 

昨日,欧美主要市场涨跌不一,其中,道指上涨0.08%,标普500下跌0.50%;道琼斯欧洲50下跌0.15%。亚太主要市场普遍下跌,其中,恒生指数下跌0.58%,日本股市因假期休市。

二、指数涨跌

数据来源:Wind 日期:2025/2/24

 

三、新闻

1.  近期基金赚钱效应大幅显现

上周,A股上演“科技狂飙”大戏,机器人板块冲高,芯片龙头火热涨停。在此背景下,一批重仓科技成长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亮眼,共12只主动权益基金取得40%以上收益。其中,今年来涨幅最高的基金收益已超60%。从2024年9月24日行情启动开始计算,涨幅最高的基金涨超190%。

A股ETF资金近期出现落袋为安迹象,上周逾370亿元资金从A股ETF中撤离。不过,跟踪机器人、人工智能、券商等热门细分行业主题的ETF依然受到资金追捧。

资金加仓机器人、人工智能等ETF

上周,A股市场十分火热,机器人、芯片等板块强势大涨。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工业母机ETF(159667)、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等多只ETF涨幅超过10%。

数据来源:Wind

 

市场越火热,ETF资金反而越“谨慎”,部分资金选择落袋为安,其中,科创50、创业板、中证1000、半导体相关ETF净流出较多。

跟踪机器人、券商、人工智能、创新药等细分指数的ETF仍然受到资金追捧。上周,AI、云计算、机器人等板块均十分活跃,受益于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技术突破及Grok-3发布带动的算力需求预期,资金涌入算力赛道,或借道ETF布局AI基础设施升级标的。跟踪CS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指数的ETF分别合计净流入资金17.44亿元、17.34亿元。一些AI应用侧占比较高的基金,如易方达基金旗下的云计算ETF(516510)等资金净流入额居前,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近期也受到较多关注。

市场整体势能强劲,带动券商股走强,吸引资金布局券商相关ETF,证券ETF易方达(512570)等受到关注。

商品方面,黄金市场热度不减,资金仍持续流入黄金ETF。上周跟踪SGE黄金9999指数的ETF合计资金净流入39.45亿元,领先其他A股行业主题ETF,黄金ETF(159934)等净流入超过6亿元。

数据来源:Wind

 

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大“回血”

近期主动权益基金大幅“回血”。据Wind统计数据,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已有36只基金取得翻倍回报,其中,主动权益基金和被动指数基金各占据“半壁江山”。

数据来源:Wind

 

今年以来,基金经理主动获取阿尔法的能力再次凸显,多只主动权益基金涨幅突出,领先同期涨幅最高的恒生科技、机器人等指数基金。截至2月21日,今年以来已有12只基金取得了40%以上收益,均为主动权益基金,其中表现最好的两只基金均取得60%以上收益。

中金公司认为,主动股基“逆袭”时刻或已到来。回顾过去几轮周期中主动股基的表现,会发现当市场发生较为剧烈的方向转变时,主动股基受限于仓位不满、持股和反弹方向有差异等,往往落后于市场反弹;如果遇上结构主线清晰、指数整体震荡的行情,则有希望战胜指数表现。

一位私募基金也对记者表示:“在市场主线比较清晰的行情中,主动权益基金更容易做出阿尔法收益。”

基金解盘:双重逻辑推动科技板块走强

易方达基金基金经理成曦认为,近期市场风格和主线主要围绕以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产业投资展开。从产业逻辑看,人工智能产业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皆有所突破,使国内产业链得以深度参与。一方面,人工智能国产大模型DeepSeek以低成本实现了比肩海外OpenAI的性能水平,下游应用落地有望加速。另一方面,我国是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重要供应方和需求方,海外对量产的积极推进、国内产品性能的快速优化等有望带动板块业绩提升。

展望未来,成曦认为,2025年科技板块不仅受益于上述技术创新逻辑,还有望迎来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逻辑的潜在催化。目前,AI模型能力的提升为下游应用落地打开了空间,人形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亦逐步接近量产节点,可关注科创板50指数的投资价值。

2. 手握“巨量”现金,巴菲特称未来持续看好日本市场

2月22日晚间,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2024年四季度和全年的业绩报告。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也同步披露。

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运营利润大幅增长71%,达到145.2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如此,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储备仍在增加,截至2024年底,其现金持有量达到3342亿美元,较第三季度末的3252亿美元进一步上升。

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表示,尽管公司持有大量现金,但大部分资金仍投资于股票,这一偏好不会改变。他还提到,尽管202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189家运营企业中有53%报告利润下降,但公司整体表现仍超出预期。

巴菲特在信中还强调,伯克希尔·哈撒韦将继续优先投资股票,并且未来可能会增加对日本五家商社的持股。

现金储备创历史新高

最新的财报和年度股东信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现金储备已达到创纪录的3342亿美元,现金储备占资产比例达1998年以来最高;同时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继续净卖出股票。这一防御性姿态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财报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2024年第四季度的现金储备较上一季度的3252亿美元进一步增加至3342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创下历史纪录,也相当于全球排名前二十经济体的外汇储备量,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该公司在2024年继续净卖出股票,这一“防御性”策略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记者注意到,该公司现金储备的增加主要源于股票减持。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净卖出超过1340亿美元的股票,主要由于其两大持仓——苹果和美国银行的减持。

其中,伯克希尔·哈撒韦2024年连续四个季度减持苹果公司股票,持股比例从6%降至2%,套现约133亿美元。经过去年多次减持,伯克希尔去年底持有美国银行股份不足9%,持仓价值从约410亿美元降至不到300亿美元,股份降至9.987%。此外,伯克希尔还减持了花旗集团、资本一号银行和Nu Holdings等多家银行的股份。

与此同时,巴菲特似乎也不认为自己的股票具有吸引力。伯克希尔·哈撒韦在2024年第四季度以及截至2月10日的第一季度均未回购任何股票,这与2023年频繁回购形成对比。“这与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持续上涨有关,市值在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在股价高企的情况下,回购股票已不再是明智之举。”一名外资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尽管标普500指数在过去两年连续实现超过20%的涨幅,并且在2025年迄今继续保持上涨态势,但巴菲特在当前牛市中依然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市场参与者对经济放缓的担忧、新总统特朗普政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整体股票估值过高的问题,关注度有所上升。”前述外资行人士表示。

记者注意到,巴菲特在信中表明他对当前市场的高估值持谨慎态度。巴菲特在股东信中提到,当前市场估值可能并不吸引人。他写道:“我们对股票投资工具的选择保持中立,但很多时候并没有特别吸引人的机会。”

根据美国证监会披露的信息,2024年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前五大股票持仓是美国运通、苹果、美国银行、可口可乐和雪佛龙五家公司,占总体仓位的比例从79%下降至71%。

“巴菲特一直以来以谨慎的投资风格著称。”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历史数据显示,在他五次大规模抛售股票之后,美股市场均出现了显著下跌,且这些抛售行为大多发生在市场估值的高点。因此,巴菲特此次大规模减持美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他认为当前美股市场已经处于估值高位。

此外,也有市场人士指出,伯克希尔·哈撒韦目前持有的巨额现金储备是为继任者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提供战略缓冲,避免因市场波动而被迫低价出售资产。“巴菲特在过去一年的保守举措并非对市场的判断,而是为阿贝尔做好准备。”一名海外机构人士对记者称,巴菲特削减过大的头寸并积累大量现金,是为阿贝尔未来部署资金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加码日本市场投资

巴菲特近年来对日本市场兴趣盎然。

伯克希尔·哈撒韦2024年两度发行日元债,全年发行的日元计价债券的总额达到5451亿日元,超过首次发行债券的2019年的4300亿日元,创历史新高。2024年10月,该公司发行总额为2818亿日元的日元债,发行规模仅次于2019年的首次发债。

在此次披露的年度信中,巴菲特提到,未来将增加对日本的投资。他表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在2019年7月首次购买了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之前只是看了它们的财务记录,并对股票价格之低感到惊讶。

“随着时间的推移,伯克希尔·哈撒韦对这些公司的钦佩之情持续增长。这五家公司运营得非常成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其运营模式与伯克希尔·哈撒韦自身颇为相似。”巴菲特写道。

公开信息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对日投资的这五家公司分别是: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ITOCHU)、丸红株式会社(Marubeni)、三菱商事株式会社(Mitsubishi)、三井物产株式会社(Mitsui)和住友商事株式会社(Sumitomo)。财报显示,伯克希尔对日本五大商社的总投资成本为138亿美元,市场价值达到235亿美元。

对于在日本投资,巴菲特表示很喜欢,他预计今年从日本投资中获得的股息收入将达到约8.12亿美元,而日元债的利息成本约为1.35亿美元。也就意味着,今年巴菲特可能从日本市场上赚取6.77亿美元。

巴菲特强调,对这五家公司的持股是长期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致力于支持它们的董事会。“一开始,我们曾同意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持股保持在每家公司股份的10%以下。但当接近这个限制时,这五家公司同意适度放松这个上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能会看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对所有五家公司的持股略有增加。”巴菲特提到。

值得关注的是,伯克希尔·哈撒韦2024年全年运营利润达474.37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保险板块表现尤为亮眼:保险投资利润因利率上升同比增长48%至136.7亿美元;保险承保利润达90.2亿美元,第四季度单季同比增长302%至34亿美元。巴菲特在股东信中称,保险业务的稳健现金流是公司“永不枯竭的燃料”。

此外,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收益也因国债收益率的上升而大幅增长。巴菲特表示,公司通过增加短期高流动性证券的持有量,进一步增厚了投资收益。

拨打导购热线

400-700-9665

客服邮箱:service@howbu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