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公募基金日报:资本市场全面深改向“新”而行

一、行情回顾

昨日,沪深两市双双收跌。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于 3324.49 点,跌 31.34 点,跌幅为 0.93%;深成指收于 10617.26 点,跌 173.80 点,跌幅为 1.61%;沪深 300 收于 3912.78 点,跌 34.62 点,跌幅为 0.88%;创业板收于 2182.57 点,跌 44.04 点,跌幅为 1.98%。两市成交 17991.10 亿元,较前一日交易量减少 7.33%。大盘股强于小盘股。中证 100 下跌 0.74%,中证 500 下跌 1.82%。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 1 个行业上涨。其中,银行、公用事业、石油石化表现居前,涨跌幅分别为 1.05%、-0.20%、-0.35%,社会服务、商贸零售、传媒表现居后,涨跌幅分别为-3.85%、-4.03%、-4.29%。沪市有331只个数上涨,占比14.53%,深市有364只个数上涨,占比 12.76%。非 ST 个股中,49 只个股涨停,22 只个股跌停。股指期货主力合约 3 个合约均下跌,其中,3 只期指好于现货指数。

昨日,中债银行间债券总净价指数下跌 0.11 个百分点。

昨日,欧美主要市场涨跌不一,其中,道指上涨 0.02%,标普 500 上涨 0.24%,纳斯达克指数上涨 0.07%;道琼斯欧洲50下跌0.59%。亚太主要市场涨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数上涨1.59%,日经225指数上涨0.25%,印度孟买 Sensex30 指数下跌 0.04%。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日期截至:2025/2/18

 

二、指数涨跌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日期截至:2025/2/18

三、新闻

1. 外资公募纷纷对 DeepSeek 的技术突破性和产业影响发表见解

春节前后,DeepSeek 凭借突破性的技术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引发热议,亦成为外资公募投资者的关注焦点,贝莱德、路博迈、施罗德、摩根资产管理等外资公募纷纷对 DeepSeek 的技术突破性和产业影响发表见解。

多家外资机构均认为,随着 DeepSeek 的技术突破,半导体行业将经历较大的波动,但长期来看,AI 计算能力的需求仍会持续增长,推动芯片和硬件市场的发展。此外,机构也认为,本轮技术突破有望带动更大范围的投资潮,看好 AI 大发展对新能源、消费电子、智能驾驶和医疗健康等领域的辐射效应。

技术突破引爆市场

春节前后,DeepSeek 的技术突破引爆了国内外资本市场。据 DeepSeek称,其最新模型仅使用了约2000块 H800 英伟达 GPU 芯片进行训练,总成本约为 500 万美元。相较于 OpenAI 的训练费用(高达 1 亿美元),其成本仅为后者的 1/20。同时,DeepSeek 声称,其 R1 模型的性能与 OpenAI 的 o1 模型相当,但收费仅为OpenAI 高级服务费用的 3%至 5%。

对此,路博迈基金认为,这一技术进展使得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推动人工智能革命所需的硬件需求,部分半导体龙头公司因此出现了大幅下跌。路博迈基金分析称,DeepSeek 的这一成就得益于其独特的模型训练方法。与传统的训练方式不同,DeepSeek 跳过了通常的监督学习阶段,直接使用强化学习来训练模型。据公司表示,R1 模型通过不断地尝试、失败和反馈,迅速学会了推理。DeepSeek 表示,取消第一个训练阶段不仅降低了训练 R1 的成本和时间,还增强了模型灵活性,并减少了因使用预标记数据训练而可能产生的固有偏差。

此外,摩根资产管理指出,DeepSeek 采用开源模式,这不仅是技术的共享,更是一种生态理念的创新,构建了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的良性循环,加速了技术的迭代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极大地激发了 AI 生态的活力,也让 DeepSeek 的影响力迅速扩散。根据经济学中的“杰文斯悖论”现象,技术进步能够显著降低资源使用成本,从而刺激需求的快速增长。

在摩根资产管理中国高级基金经理杨景喻看来,DeepSeek 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应用,而是进行了无数的探索、创新。中国的 AI 产业最初来自于海外大型互联网厂商和芯片公司里的中国创业者,以及海外华人中的学术领袖,从一开始就站在产业的前沿,不断吸收消化最先进的技术创新,结合本土的商业化实践,终于出现了被全球所认可的创新突破。

“这不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偶发事件,这是一个符合产业发展逻辑的成功案例,其成功也再一次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创新基地之一,未来更多的创新成果或将涌现,中国科技型企业的价值重估或将持续。”杨景喻表示。

半导体产业链将直接受益

DeepSeek 的技术突破搅动了资本市场对半导体行业估值。路博迈基金认为,短期内,半导体行业将面临显著波动,市场正在努力评估这一技术突破对更广泛 AI 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根本性影响。此外,DeepSeek 的举措也可能加剧 AI 计算能力需求的不确定性,这种不安情绪将在市场上持续蔓延,从中期来看,随着代理型 AI的崛起,对先进推理算法及其下一代芯片(如 GB200/300)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在贝莱德基金的基金经理邹江渝看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全球 AI 产业的应用正在加速落地。技术的变革不仅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也必将改变现有的产业格局。中国股市也自年初以来先抑后扬,成长板块展现出部分结构性机会。

在路博迈基金看来,AI 设备竞赛将持续推动半导体行业的强劲需求,尤其是对高效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和数据中心网络技术的需求。同时,他们预期,美国将继续限制中国获取先进 AI 芯片和半导体制造工具,并加强自身的 AI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星际之门计划”。

此外,尽管大型科技公司在 AI 资本支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更实惠、开源的新型模型的崛起(基于更小规模和更廉价的硬件),整体股票市场或将得到进一步扩展。尤其在大型科技股下跌的背景下,价值股和非科技周期股表现良好,同时政府债券也因生产率增长和潜在通缩前景而受到提振。路博迈基金相信,AI 向更低计算成本和更高效率的演进,将为全球经济带来更强大、更具韧性的基础,这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信号。

AI 大发展催生跨行业投资机会

除了半导体产业链,业内人士相信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广泛的投资机会。邹江渝表示,2025 年将继续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革命、绿色能源革命和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进行深度布局。他重点看好的领域一是 AI 技术在消费电子终端、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应用,二是为 AI 赋能的基础设施和半导体硬件,三是绿色能源革命和电动车产业崛起所带来的产业链机会。

在摩根资产管理看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核心,科技产业将继续作为未来几年最重要的投资主线。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杜猛指出,在算力爆发带来的投资机会之后,未来预计将迎来 AI 应用大规模推广所带来的更大范围的投资机会,包含 AI 硬件、AI 软件,以及 AI 向各行业渗透所产生的效率提高和模式变化。摩根资产管理将关注以人工智能为驱动力的科技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制造业以及以创新药为主的医疗健康产业。

施罗德投资则考虑到了人工智能大发展为能源行业带来的潜在投资机会。施罗德投资表示,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连接、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以及疫情后工作模式的转变,数据处理和用电需求迅速增长,AI 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的一大趋势。这种技术进步不仅会加速各行业的转型,也对能源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机会。

施罗德投资进一步分析称,为捕捉数据中心增长的投资机会,与能源生产相关的基建资产成为具有吸引力且相对低风险的投资良机,尤其是可再生能源资产,作为可持续电力来源,正好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目前,主要环球科技企业及公用事业供货商早已在这一领域大规模投资,不过市场仍需更多投资注入。(来源:券商中国)

2. 资本市场全面深改向“新”而行

近段时间,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号持续释放。从监管部门的表态来看,增强制度的包容性与适应性,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将成为改革的重点。业内人士建议,下一步,应进一步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安排,引导更多资本进入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优质企业和潜力行业。

进一步全面深改预期渐浓

随着中央的定调和监管部门的密集表态,资本市场新一轮改革的预期不断增强。

今年 2 月,中国证监会制定实施《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集聚。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表示,《实施意见》是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服务新质生产力成改革重心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创新需要更具灵活性和包容性的融资环境,资本市场独特的风险回报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造活力,对于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产业和金融高水平循环十分重要。他指出,从融资端看,我国上市公司总量已经不少,但结构尚不合理,头部上市公司科技含量还不高,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将成为本轮改革的重中之重。

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一方面,资本市场具有直接融资功能,能够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和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满足其在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能够更精准地反映企业的创新价值和发展前景,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提供合理估值。此外,资本市场还可以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帮助新质生产力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相较于传统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支持优势明显。初创企业往往没有可抵押物,很难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如果可以通过 IPO 或者 PE、VC 等风险资本获得资金支持,企业能够得到较快的发展。他表示,资本市场由无数个投资者组成,他们会通过研究分析选择有潜力的初创企业,从而让资金流向这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

全面增强制度包容性

证监会提出,要研究制定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安排,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进一步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进一步健全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持续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完善科技型企业信息披露规则,优化新股发行承销机制等。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应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让不同市场板块有不同的定位,加强对科技创新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引导资金进入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优质企业和潜力行业。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为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未来改革应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和成本;优化并购重组制度,促进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确保市场稳定;引导私募创投基金投资新质生产力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支持合力。

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认为,应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强化各板块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差异化融资支持。应优化发行上市制度,设置更加多元化的上市标准,注重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应完善并购重组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企业围绕产业升级进行战略性并购。应引导私募股权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来源:经济参考报)

拨打导购热线

400-700-9665

客服邮箱:service@howbu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