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市场周报:市场区间震荡,保持多头思维

一、市场回顾

1、基础市场

上周,沪深两市双双收涨。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于3252.63点,涨10.81点,涨幅为0.33%;深成指收于10292.73点,涨131.41点,涨幅为1.29%;沪深300收于3832.86点,涨20.52点,涨幅为0.54%;创业板收于2121.84点,涨54.56点,涨幅为2.64%。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4个行业上涨。其中,通信、计算机、电子表现居前,涨跌幅分别为5.24%、3.95%、2.82%,煤炭、食品饮料、石油石化表现居后,涨跌幅分别为-1.93%、-2.10%、-3.17%。

上周,欧美主要市场普遍上涨,其中,道指上涨2.15%,标普500上涨1.74%;道琼斯欧洲50 上涨1.24%。亚太主要市场涨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数上涨2.46%,日经225指数上涨3.85%。。

图表:上周各类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时间:2025/1/20-2025/1/24

图表:上周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25-1-24

2、基金市场

上周,国内基金普涨,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涨1.47%,混合型基金和QDII型基金平均上涨1.18%和1.12%。

上周,权益类基金表现较好的是泰达宏利转型机遇A和新华策略精选等;混合型基金表现较好的是汇安成长优选A和中海信息产业精选等;QDII式基金表现较好的是易方达标普生物科技人民币A和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详细购买ETF等;指数型表现较好的是新华中证云计算50ETF详细购买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详细购买等;债券型表现较好的是金鹰元丰和东方可转债A等;货币型表现较好的是嘉实3个月理财E和嘉实3个月理财A等。

图表:上周各类基金平均净值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25-1-24

二、近期焦点

非税收入明显提升

2024年12月公共财政收入单月同比增长24.25%,继11月显著提速后继续大幅攀升。其中,税收收入单月同比为2.7%,较上月尚有回落,其贡献主要来自非税收入,单月同比达到93.8%,拉动公共财政收入22.2个百分点。

简评: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看,12月中央财政收入单月同比增长40.4%,拉动公共财政收入19.1个百分点。可见非税收入猛增大头或来自中央政府收入,而非地方政府加大罚没或收费力度。

此外,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6.8%,增速较上月显著上升。2024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3.7%,较上月改善0.7个百分点,税基改善带来消费税收入增速提升。此外,由于消费税中烟、酒、油、车四大类占比超过九成,而 12 月烟酒类消费增速高达+10.4%,对消费税收入增长贡献较大。

最后,企业所得税同比大幅增长95.8%,较上月明显改善,一方面受到较低基数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与工业企业盈利改善有关,2024年9月至11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跌幅持续收窄,这一趋势或能延续到年末。

日央行重启加息

 1月24日日本央行提高政策利率25bp至0.5%,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简评:1月日本央行议息会议以8:1的投票结果决定将政策利率提高25bp至0.5%,和市场预期基本一致。2024年7月日央行加息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后,日央行暂停加息达到半年时间,本次重启加息且加息幅度为过去十八年以来最大。行长植田和男维持“如果经济数据符合预期将继续加息”的指引,重申当前日本的实际利率为负,政策利率远未达到中性水平,预计年内将进一步加息。

而在基本面方面,日央行的表述与此前大体一致,即增长动能高于潜在增速,核心通胀预计将继续上行。增长方面,金融条件宽松的背景下,收入与消费的良性循环逐步增强;此外,海外需求继续温和修复,日本经济增速将继续高于潜在增速。通胀方面,此前的输入型通胀进一步减弱,但随着产出缺口改善以及中长期通胀预期在工资-通胀良性循环推动下回升,预计日本潜在通胀将位于日央行目标附近。

三、好买观点

股票型基金投资策略

市场本周宽基走势类似十字星,虽然周线收红,但主要的宽基指数仍然处于前期下挫后温和震荡上行结构,一方面最近个别企业发布2024全年业绩预告,预亏或者同比明显下行的企业仍不少(同比中位值为-30%到-4%),此外当前临近春节,处于政策真空期的同时成交量也在一个较为温和的区间内(日成交1.2-1.3万亿左右)。种种客观现实使得当前市场短期或仍以区间震荡为主。

1月份上证以及其他宽基在触及半年线后迅速企稳反弹,显示出市场具备较强韧性,虽然海外端有着诸如美国新总统上台后各种筹码博弈等不确定因素,但考虑到中国制造的巨大优势以及政策端的强力支撑,或可以对远期基本面的拐点有所信心,而布局方面在红利类资产作为基石的基础上,可择机布局顺周期复苏以及个别可能估值合理的新兴产业领域。总体而言延续前期观点不变,2025年A股的机会可能不少,整体风险偏好可以适度提高。而由于A股历史上牛短熊长的结构特征,建议投资者保持多头思维,逢低积极布局。

债券型基金投资策略

上周中债总财富指数收于245.4705,较前周下跌0.04%;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收于246.3945较前周下跌0.01%,中债金融债总财富指数收于245.8286,较前周下跌0.08%;中债企业债总财富指数收于244.7174,较前周下跌0.03%;中债短融总财富指数收于206.0077,较前周上涨0.01%。(数据来源:Wind)

中债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显示,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3399%,上行7.82个基点,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6565%,下行0.28个基点;银行间一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上行4.81个基点,银行间三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上行0.92个基点,五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0.17个基点,分别为1.8374%、1.8541%、1.9045 %;一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上行4.30基点,三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上行0.92个基点,五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上行2.51个基点,分别为1.9939%、2.1049%、2.2755%。(数据来源:Wind)

全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8157亿元。其中,净投放23005亿元,净回笼14848亿元。1月24日,R001加权平均利率为1.8538%,较前周跌82.34个基点;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3.1594%,较上周涨2.63个基点;R014加权平均利率为4.1255%,较前周涨129.61个基点;R1M加权平均利率为2.9383%,较前周涨32.2个基点。1月24日,shibor隔夜为1.77%,较前周跌7.8个基点;shibor1周为2.078%,较前周涨3.9个基点;shibor2周为2.75%,较前周涨9.4个基点;shibor3月为1.697%,较前周涨2个基点。(数据来源:Wind)

1月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一方面,作为LPR报价的定价基础,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1月LPR报价会保持不变;另一方面,1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力度整体有限,银行间流动性市场大幅收紧,商业银行主动进一步压缩LPR和逆回购利率加点的动力不足。随着春节的临近,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投放力度,并于1月21日,重启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而央行上次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还是在2024年的9月27日,由此可见央行呵护春节前流动性的坚决!而从1月21日以来的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中,央行均提及了“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这一表述,这与以往的“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所区分。

 基本面/政策面:

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74972亿元,比上年下降3.4%;非税收入4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36亿元,比上年增长0.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9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4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40720亿元,比上年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3892亿元,比上年增长3.2%。(数据来源:Wind)

2024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2090亿元,比上年下降12.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73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57356亿元,比上年下降13.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8699亿元,比上年下降16%。2024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147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4679亿元,比上年下降3.5%;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6799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50812亿元,比上年下降8.6%。(数据来源:Wind)

2024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这样意味着自从2024年10月央行宣布降息以来,贷款利率定价基准已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

关于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日前表示,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他提到,将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保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在保持金融业健康经营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债市观点:

债券市场行情方面,受年末资金面的扰动,全周债券收益率普遍上行,中短端上行幅度超过长端,各债券品种多数出现不同程度下跌。随着春节的临近,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投放力度,并于1月21日重启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尽管如此跨年资金利率仍有所上涨。

1月20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和5年期均维持上月水平。自从2024年10月调降以来,贷款利率定价基准已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此前一周央行未采取降准操作,市场普遍预期本月亦会不进行降息,主要原因为近期美元指数走势持续强劲,降息操作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

近段时间以来,宽松预期落空,加上春节假期临近,债市整体走势偏震荡。而除了汇率因素以外,2024年经济增速超过市场预期,经济景气度有所上升,短期内通过降息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必要性也有所下降。预计下一阶段,央行将在稳增长、稳汇率、稳息差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平衡,择机进行降准降息。

QDII基金投资策略

港股在1.14后的反弹强度明显比A股更大, YTD上无论是恒生还是恒生科技指数再次显著领先了A股主要宽基。从估值上看,恒生科技 PB约 2.5倍,近5年约40%分位,恒生指数 PB约0.96,处于近10年约26%分位,二者均处于中偏低区间。前期有提到2024年港股对A股有一定领先效应,同时从恒生指数以及恒生科技指数的走势来看,底部逐渐抬高,整体形态或稳中有进,值得投资者关注。

从指数内部看,港股的不少资产从股东回报、估值、盈利质量等多维度看都显著优于A股的大多数企业,因而无论是从红利逻辑还是从顺周期修复逻辑来看在港股市场都可以选出不少符合要求的优质企业,因此目前无论是从美联储利率环境大概率更加宽松或者是从内生基本面未来大概率走修复来看,港股在中长期窗口上都具备较好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拨打导购热线

400-700-9665

客服邮箱:service@howbu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