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7日公募日报: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增4000亿

一、行情回顾

昨日,沪深两市双双收涨。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于2855.52点,涨1.15点,涨幅为0.04%;深成指收于8194.65点,涨12.73点,涨幅为0.16%;沪深300收于3324.22点,跌2.97点,跌幅为0.09%;创业板收于1545.31点,跌1.59点,跌幅为0.10%。两市成交5265.26亿元,。小盘股强于大盘股。中证100下跌0.07%,中证500详细购买上涨0.16%。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3个行业上涨。其中,电力详细购买设备(申万)、有色金属详细购买(申万)、房地产(申万)表现居前,涨跌幅分别为1.45%、1.40%、1.25%,食品饮料(申万)、通信(申万)、美容护理(申万)表现居后,涨跌幅分别为-0.70%、-0.96%、-1.57%。沪市有1559只个数上涨,占比78.94%,深市有2105只个数上涨,占比76.52%。非ST个股中,16只个股涨停,7只个股跌停。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其中,2只期指好于现货指数。

昨日,中债银行间债券总净价指数下跌0.01个百分点。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日期:2024/8/26

昨日,欧美主要市场涨跌不一,其中,道指上涨0.16%,标普500下跌0.32%,纳指下跌0.85%;道琼斯欧洲50下跌0.08%。亚太主要市场涨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数上涨1.06%,日经225指数下跌0.66%,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上涨0.75%

 

二、指数涨跌

数据来源:Wind日期2024/8/26

三、新闻

7月财政收支情况

8月26日,财政部发布了2024年7月财政收支情况。

财政收入方面,1月-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663亿元,同比下降2.6%。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1月-7月全国收入可比增长1.2%左右。

数据显示,1月-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463亿元,同比增长2.5%。全国主要支出领域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454亿元,增长4.3%;教育支出23,115亿元,增长1.1%;农林水支出13,350亿元,增长8.2%;城乡社区支出11,589亿元,增长7.2%;交通运输支出6,559亿元,增长0.5%;科学技术支出5,165亿元,增长3.8%;住房保障支出4,682亿元,增长4.6%。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1月-7月,受上述特殊因素以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等影响,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4%。分税种看,国内增值税下降5.2%,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政策翘尾减收等因素影响;国内消费税增长5.5%,主要是成品油、卷烟、酒等产销增长;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1.8%,与一般贸易进口增长态势基本吻合;个人所得税下降5.5%,主要受去年年中出台的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翘尾减收等影响;出口退税12824亿元,同比多退1632亿元,有力支持外贸出口增长。

财政支出方面,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将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银河证券观点:年内财政政策是否还会加码?

7月财政数据出炉,财政收支在经济转型阵痛中依然偏弱。相较于已经被市场逐步计入预期的数据表现而言,对于财政政策年内是否会有增量政策的判断或许更为重要。我们结合1-7月份的财政和经济数据综合判断:为落实7月政治局牢“三保”底线的要求,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目标,年内财政政策加码仍有必要性。其中主要因素如下:

一是年初预算目标制定时,对于全年税收和土地收入的预期目标较为乐观,与当前运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今年赤字率推算的平减指数为2.36%,对应税收增速目标是3.6%、地方政府性基建增速目标是0.1%,蕴含需求和物价回升、房地产企稳的假设。而目前来看税收和土地均大幅降低。年初较为保守的政策力度显然难以支持经济完成全年5%的增速目标。

二是收入拖累支出,按目前全年财政数据预计全年一、二本账收入缺口或在1.55万亿左右。其中,预计税收预计欠收1.2万亿元左右、非税收入超收3500亿元左右,土地收入欠收7000亿元左右。合计欠收的1.55万亿元或使全年一、二本账的支出增速从7.9%降至2.9%。以上欠收规模将大于2023年,仅次于2022年。

三是往年财政预算完成度显示,财政收入缺口较大时经济增长目标往往承压,尤其是名义经济增速将大幅低于预期。我国财政预算收支仅在2015年、2022年及2023年存在较大收入缺口,而以上年份经济增长及目标完成均面临较大压力。从实际GDP增速来看,2014年-2015年增速放缓、PPI持续走低,2022年未完成目标增速,2023年在年底增发万亿国债之后完成目标增速。从名义GDP增速来看,以上年份均未完成年初政策隐含的名义GDP增速,且均距离目标值有较大差异。

当然,政策加码的方式并不仅限于增发国债,我们认为:PSL降息重启以支持基建地产、提前增发特别国债加码两重和两新建设、增发普通国债弥补收入缺口均是带动需求的逆周期政策选择,此外,通过财政化债或金融化债方式对地方债务进行置换、展期、重组也均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增4000亿,最新规模达31.49万亿元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总规模屡创新高,从2月底的29.3万亿元上升到4月底的30.78万亿元,5月底达到31.24万亿元,7月底规模达到31.49万亿元,不断刷新纪录。

据中基协披露的公募行业数据,截至7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的资产净值合计31.49万亿元,比6月底的31.08万亿元增加4000亿元。

其中,封闭式基金1352只,规模为3.84万亿元。开放式基金中,股票型基金2492只,规模为3.29万亿元;混合型基金5058只,规模为3.45万亿元;债券型基金2515只,规模为7.06万亿元;货币基金371只,规模为13.38万亿元;QDII共306只,规模为5236.73亿元。

在股票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新高反映了市场的结构变化。7月增加的4000亿规模,主要贡献力量有股票基金和货币基金。

其中,股票基金规模达到约3.29万亿元,相比6月末大幅增加1809亿元,股票基金规模的大涨主要是ETF规模的持续扩大。资金借道股票ETF抄底,是股票型基金在7月份重要的增量资金。Wind数据显示,股票ETF在7月规模增长1936.61亿元,总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

抄底资金主要集中在以沪深300ETF为主的宽基ETF。7月,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详细购买资金净流入超511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入超345亿元;华夏、嘉实旗下沪深300ETF分别吸金236亿元、197亿元;南方中证500ETF详细购买南方中证1000详细购买ETF(详细购买华夏上证50ETF详细购买在7月资金净流入额均超100亿。

图表:2024年7月资金净流入TOP10的ETF一览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时间区间:2024/7/1-2024/7/31

此外,欧美、日本等地股市出现牛市,部分投资者选择跨境配置QDII基金。7月QDII基金规模增加258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截至7月末,QDII基金的规模及份额分别为5236.73亿元、5794.59亿份,环比增长5.18%、4.68%,增长势头强劲。

此前,由于资金持续涌入叠加额度受限,基金公司多次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截至8月26日,ETF基金中,溢价率超5%的有2只,超2%的有9只,纳指科技ETF溢价率12.39%,纳斯达克溢价率5.62%。

货币基金规模相比6月份大幅增加了近2000亿元,意味着虽然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行,但由于股市等风险资产市场偏好降低,货基购买热情仍旧热烈。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股市和债市蹊跷板效应明显,在股市低迷背景下,大量资金涌入债市。债券基金在7月份也实现了大增,净值规模增加约1100亿元。

(数据来源:wind)

超七成公募FOF年内收益告负

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8月25日,在年内FOF基金数量新增14只,增加至500只的情况下,FOF基金整体规模不增反减至约1435.42亿元,较年初缩水119.32亿元。其中,混合型FOF基金成为重灾区,年内规模下降超过百亿元,达112.61亿元。

今年以来,FOF基金募集规模合计已不足百亿元,创下自2018年以来的新低。截至2024年8月25日,年内新成立FOF数量为27只,累计募集规模仅94.37亿元,平均发行规模约3.5亿元。早在2021年的历史高点,这一数字曾高达1125.91亿元。全年新成立FOF基金97只,平均发行规模高达12.79亿元。

此前,FOF规模自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后连年出现快速回落。自2021年至2023年的三年间,其对应的FOF基金资产净值合计分别从2021年年末的2222.41亿元回落至2022年末的1927.00亿元,再到2023年年末的1554.7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3.29%和19.32%。

截止2024年8月26日,从业绩回报来看,在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偏债混合型、目标日期型和债券型FOF等六大细分产品(剔除年内新成立的FOF产品)中,仅债券型FOF年内实现正收益,其余均全线告负。以股票型FOF亏损居首,自年初至今的平均收益率约为-13%左右,偏股混合型FOF以-7.62%居其次。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大佬访谈
全球赢+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