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每当回想起2022年末到2023年初的债市踩踏行情时,相信不少债券交易员和债券投资经理,依然会为了没有抓住当时城投高收益债的投资机会而懊悔不已。
因为这样的机会,在他们有限的职业生涯中很可能再也不会出现第二次,他们之后面对的是一个高息资产正不断萎缩、甚至逐步消亡的债券市场。
高收益债的春天
国内高收益债市场的春天,严格来讲,可能只属于城投高收益债。
其他的产业类高收益债,尤其房地产高收益债大部分时候都处于寒冬中,要在这类资产上获利需要的不仅仅是投研能力,还需要一定的运气。
原因也再简单不过:城投债至今依然金身未破,未发生过实质性违约,而产业债领域,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高等级还是低等级,都出现过信用违约。
这些年来,如果说城投高收益债给投资者带来的是简单的幸福,那么地产债带来的则是心惊胆战和资产的断崖式缩水。
图表1:某公募QDII债基和某私募债基净值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整理
数据时间:2020/09/22~2024/05/29
城投债市场并非没有发生过信用风险事件。
早在2011年6月,云南路投和上海申虹出现信贷危机,再加上城投融资政策的收紧,市场一片风声鹤唳,城投债信用利差大幅走阔,市场调整近一个季度,之后随着政策的放松危机才得以化解。
2018年贵州的城投平台出现非标违约、江苏镇江城投融资不畅,均出现了利差的大幅上行。再到后来2020年的永煤事件对河南省城投平台的冲击,2021年的湖南湘潭、兰州城投和2023年初昆明个别城投平台的信用危机等等。
市场上关于城投债终究会违约的“鬼故事”传了一年又一年,故事差一点就发生,但最终并未发生违约事故。
从一些私募债券基金的表现来看,近几年来确实有部分管理人的城投高收益债策略,投资业绩表现可谓惊人。
一方面是年化收益率连续多年维持在两位数以上,另一方面净值波动和回撤幅度也小,这种高收益、低风险的特征对于投资者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也让不少资管机构分外眼红,也有部分券商开始参与其中,分享城投高收益债的投资红利。
要说城投高收益债市场这么多年来都是四季如春或许有些夸张,但从未出现过凛冽寒风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高收益债的消亡
从全市场来看,截至5月末,国内高收益债(按到期收益率8%以上定义)市场规模为2818亿元,涉及债券数量299只。其中,城投高收益债仅剩219亿元,非城投高收益债则为2599亿元,主要是已经违约和违约风险较高的地产债。
由于国内债券市场发行和存量结构关系,非城投高收益债的规模一直较小,其明显增长主要是2018-2019年民企违约潮期间和后来的地产债暴雷,但即便如此规模也依然比较有限。如果从历史数据看,国内高收益债市场规模层一度达到1万亿左右,占信用债市场规模比重约4-5%,而八成以上是城投债。
从到期收益率的分布情况看,截止5月末,在存量的28万亿左右信用债中,8%以下存量债券规模占比升至99%,而8%以上的高收益债占比已经只剩下1%;3%以下债券规模占比为75%,4%以下占比达到92%,4-6%之间的债券规模占比也只有6%,6-8%之间债券规模不足1%。收益率在2%以下的债券规模已经超过了1万亿,而AA评级1年期同业存单的收益率也有2.2%。
图表2:信用债到期收益率存量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整理
数据时间:2024/5/30
在化债政策出台后,让不少交易员懊悔的高收益城投债,其规模下降速度之快同样让不少投资机构措手不及。
2023年1月份,全市场8%以上收益率的城投高收益债规模一度超过8000亿,较银行理财赎回踩踏事件发生之前翻倍。但随着债市逐步修复,之后城投高收益债规模快速下降,三季度化债利好逐步落地,其存量规模进一步收缩,大有走向消亡之势。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截止5月末,城投高收益债存量已经只剩200多亿,占信用债比重已经不足千分之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此国内高收益债投资的黄金时代也正在逐步远去。今年以来,很多高收益债策略的收益表现已经明显不及以往。
图表3:城投高收益债存量情况变化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整理
而国内债市信用风险的逐步出清,似乎也在印证着高收益债正在走向消亡。
从2023年信用债违约情况来看,全年违约债券数量已降至42支,涉及违约债券规模309亿元,违约率按金额计算只有0.11%,较高峰时期的2018-2021年大幅下降。
在民企违约潮、地产集中暴雷之后,国内债券市场的整体信用风险已显著降低。信用违约事件的减少,意味着市场上出现高收益债的概率也在下降,高收益债某种程度上也成了稀缺资产。
图表4:国内信用债违约规模和违约率统计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整理
高收益债的未来
作为一个成熟的债券市场,高收益债是其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高收益债市场的存在能够为高风险债券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能够为债券的定价提供更加公允的市场化依据。
或许到期收益率的大幅下行会带来高息债券规模的大幅收缩,或许城投高收益债市场将从此一去不复返,但只要债券市场上还存在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利率风险等各类因素,高收益债市场就不会完全消失。
即便某一天8%收益率以上城投高收益债真的消失(概率并不小),即便存量的高收益地产债券逐步退出市场,那也可以通过重新定义的方式让高收益债市场继续存在。
随着无风险利率的走低,不必拘泥于8%的标准,6%以上收益率、甚至5%以上收益率的债券也可以称作高收益债券。也可以根据信用利差进行定义,无惧无风险收益率的不断下行。
尽管如此,高息债券不断收缩带来的“资产荒”已经是当下国内债市不争的事实,再投资难度之大超乎预期,而可转债、可交债、境外债券、长久期利率债,甚至权益和衍生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债券管理人增厚收益的策略选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并自行承担投资基金的风险。高端合格投资者要求: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条件。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好买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财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