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固收的定义
类固收包括固收、固收+和一些收益特征类似固收的产品。
先来说我们常说的固收,像定期存款、债券、纯债基金都属于这类,它们的底层资产基本都是债券。债券是一种债权债务凭证,和股票不一样,债券的收益更为稳健。这也是为什么将债券类资产称为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原因。
如果你嫌债券的收益低,想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但又不想承担太大的风险,那可以考虑固收+,即以债券资产作打底,然后搭配股票打新、股票买卖、可转债或者期货等衍生品等来增厚收益,对应的产品类型一般是混合债基和偏债基金。
另外,一些FOF也可以归为固收+,目前公募FOF大多是平衡、稳健型的,而且多为养老FOF,以债券资产配置为主,在这个基础上搭配股票等资产。
还有一些产品,可能不是债券加其他资产,而是通过一些策略来实现稳健的基础上增强收益的目的。
比如,量化对冲基金大多采用市场中性策略,弱化系统性风险对投资造成的负面影响,无论市场涨跌,都能通过多空对冲,获取与市场整体涨跌近乎无关的收益,也即是所选股票的超额收益。一般也会配一定比例的债券。
此外,私募产品中也有一些类固收,主要是私募债基,市场中性策略基金,券商资管中采用套利、量化、定增、FOF等策略的小集合产品,不动产基金和曾经风光无两的非标产品等。
二、债券的分类和收益来源
从上面所讲类固收的定义和范畴可以看到,类固收产品的底层资产主要是债券,下面就重点介绍一下债券资产。
(1)债券分类
按照债券发行主体的特征,可以把债券分为利率债和信用债,同时债券还包含可转债、私募债。
1)利率债
利率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或者有国家信用做背书的机构(比如政策性银行),发行主体的信用非常高,一般认为没有违约风险,在各类债券中的风险也较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地方政府债以及政府机构债等都属于利率债。
其中,国债具有最高的信用度,是公认的最安全的投资工具,风险小,流动性好(参与买卖的人比较多),一年期国债利率、十年期国债利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市场无风险利率的替代。
2)信用债
信用债是政府以外的主体(包括银行)发行的债券,主要包括公司债、企业债、城投债、短融、中期票据等。
信用债的发行人是公司、企业,一旦它们偿债能力出现问题,债券将面临违约风险,二级市场上的债券就会被恐慌抛售,价格也会快速下降,即债券暴雷。所以风险普遍高于利率债,信用风险越大的往往会提供越高的票面利率来吸引投资者,也因此信用债收益率比利率债高。
3)可转债
可转债是一种特殊的债券,它赋予投资人一种权利,可以把这个债券转换为公司的股票。当然,必须在转股期内,按照约定好的转股价来转换。转股期一般是可转债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后至可转债到期日为止,同时也要注意转债公告,可能出现暂停转股的情况。
可见,可转债兼具股债双重特性。所以,它的波动比普通债券更大,但又比股票更稳,而且价格随正股波动。在股市上涨时,它可以猛如股(有时甚至比正股涨的还猛),下跌时又比正股稳(有债性保护)。投资者可以低买高卖赚差价,遇上牛市还能转换成股票大赚一笔,遇上熊市就持有到期,赚个利息,非常适合既担心股市风险太大、又不满足于普通债券收益的投资者。当然了,需要承担的风险也不小,不是每一人都适合参与。
4)私募债
私募债是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债券,转让有一定局限性,流动性差,违约风险高。
这四类债券中,个人投资者很难参与信用债和私募债,但可以买利率债和可转债,而且操作非常简单。利率债在银行和券商就能买,比如很多人在银行买国债。可转债在券商买,只需要在股票交易软件中输入代码就可以了,和股票买卖差不多。
为什么要配置债类固收产品:
从走势图看,债券与股票相关性低,通过计算日涨跌幅的相关系数,发现它们甚至是负相关(-0.066),也就是很多人可能听过的“股债跷跷板”,股市和债市走势相反。
这样的话,在股票资产之外搭配一些债券资产,就能有效对冲风险,降低组合的波动,在股市大幅下跌的时候,也可以有效减少损失,起到“压舱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