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基金,五轮牛熊周期中的“不死鸟”

 

2023年3月份,朱雀基金在上海办了一场策略会。

与其说是策略会,不如说是老友会。这是朱雀基金举办的15周年特别活动,请来了多位15年来与公司共经风雨的老客户。

会上,朱雀产品持有人之一,恒生电子董事长讲了一段话:

“多年下来,朱雀的产品是我个人投资中最成功的一笔,如果有什么投资经验的话,就是每次跌下来都多买一点。”

朱雀是基金界的老牌子。2007年,李华轮及几位券商系同事创立了私募机构朱雀投资。2018年,朱雀获批公募牌照,私转公,名为朱雀基金。

2007到2023,15年,牛熊周期少说转了5圈,朱雀每轮周期中都存活了下来。2007-2008年朱雀投资早期成立的产品,15年来实现了15%+的年化回报。(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日期:2008.12.5-2023.4.21)这个回报率长期复利下来,正如恒生电子董事长所言,成了许多人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15年里,好买也对朱雀保持长期跟踪。朱雀早期的私募产品,也帮好买许多客户实现了数倍回报。而15年来,以好买的视角看,长期业绩背后,朱雀有着多次、巨大的迭代,如今的朱雀,和15年前的朱雀,已大不相同。

如果说15年前的朱雀,是以李华轮为首的多位明星经理,以个人经验和能力,带领团队在动荡的市场中站稳脚跟。那如今的朱雀,则是在时间积淀下形成的投研管线,凭借协作与建制的力量,在起伏的周期中不断挖掘机会。

如果说15年前,好买认可朱雀的产品,是认可朱雀创始团队的投资能力。那如今,好买认可朱雀的产品,则是认可朱雀的两点:

1、不依赖于明星基金经理的、产业链式投研系统的稳定性。

2、在先进制造各产业链条上,经时间验证的投资能力。

基于以上两点,如果说先进制造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那朱雀的基金产品,则是帮投资者在先进制造这个航向上,以股票投资的形式,捕捉时代机遇的、较为可靠的选项。

01

不依赖明星基金经理发挥投研系统的整体力量

上周末,伯克希尔哈撒韦举办了2023年度的股东大会,93岁的巴菲特与99岁的芒格再次以他们的智慧回应了全球投资人的疑问。

1996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曾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你被卡车撞了怎么办?”

几十年来,类似的问题巴菲特被问到过很多次:如果你不在伯克希尔哈撒韦了,那怎么办?

事实上,这是基金投资者常见的一类担忧。越是优秀的基金经理,越让人关心他的健康状况,关心他的从业意愿,如果他不能再帮投资者赚钱了,那可怎么办?

对于一些基金机构,明星基金经理犹如灵魂。

而在多年来对朱雀的跟踪调研中,我们见证着朱雀从一家由个人英雄支撑的机构,转变为由建制和规则支撑的机构。

朱雀的投研人员变动并不频繁,但15年时间之久,团队变化还是会有。有基金经理加入,有基金经理离职,有的是被淘汰掉的,有的是自愿离开的。但无论哪位基金经理离职,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都有限。

朱雀的投研建制很特别,单一基金经理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

常见的一家私募或是公募,投研的大体分工是,各行业的研究员筛选个股,形成股票池,这个股票池可能300-500只票,研究员负责维护这个股票池,并提示一些股票的机会和风险。而几百只股票里具体买哪些、各买多少、总仓位几成,由基金经理决定。基金业绩主要取决于基金经理的决策。

而朱雀的投研分工是,研究团队会构建一个由数十只股票组成的核心池。基金经理在这几十只股票划定的范围内做决策。基金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团队的股票池构建。单一基金经理的重要性降低,研究团队整体实力的重要性加强。

在朱雀的投研建制下,产品业绩不再依赖于某位明星基金经理,而是取决于研究团队整体的成果产出。这种严控股票池以及基金经理分仓制是一个团队传承、业绩稳定的有益尝试。

那朱雀核心池里的几十只股票又是怎样选出来的呢?

02

各行业研究员充分协同以产业链维度挖掘机会

在基金公司中,研究员是很特别的存在。

不同基金公司里,调度和组织研究员的方式可能天差地别。我们见过一家私募,研究员都是基金经理的粉丝,基金经理基本不用研究员帮忙,研究员都是带资入组,跟他学艺的。

私募研究团队的组建很灵活,可能少数几个人就把十几个行业覆盖了,好处是小团队方面管理,弊端是团队精力有限。

公募投研体系的搭建更强调系统性,每个行业都有几个人覆盖,投研团队数十甚至上百人,好处是有充足的劳力和心力,弊端是信息和观点太多难协调。

朱雀作为一家由私募转为公募的机构,投研体系非常特别。

朱雀数十人的研究团队,在公募里不算小。而与多数公募不同的是,朱雀每个行业的研究员都不是各自为战,不是看半导体的推半导体的票,看家电的推家电的票,大家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

朱雀把相关行业组成为一个产业链小组,多个行业的研究员在一起,共同研究整条产业链,而后在这条产业链上,选出最合适的标的。

比如新能源车产业链,涉及到上游锂、钴等有色金属,中游隔膜、电芯等部件,以及下游各新能源车厂。

朱雀有色行业、中游制造、汽车行业研究员会协同研究整个新能源车产业链,上游跟踪澳大利亚锂矿、南美盐湖的产能释放,中游研究LG、三星的产能扩张和成本变化,下游了解特斯拉车型发布以及销量情况。

这种多行业协同的产业链研究模式,一是可以上中下游多环节交叉验证,确定产业链景气度。二是可以产业链各环节横向对比,选出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和标的。

朱雀目前构建了先进制造、TMT、大消费、医药等四个产业链小组,每个小组囊括了该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行业的研究员。这样组织研究员,每个人不会各自为战,盲人摸象般的盯着单一行业的公司,而是产业链小组全员以更系统性的眼光,审视上中下游的价格传导和产能扩张。

每个研究小组都挖掘出整条产业链上最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四个小组的研究成果就汇聚成了朱雀的股票核心池。接下来,基金经理要做的,是横向比较各产业链的性价比,确定最终的投资组合。

可见,朱雀调度研究员的模式,更贴合产业链实质,更合理也更高效。那为什么不是所有基金公司都这样做呢?因为要打造这种产业链式的投研体系,一是需要较长时间磨合团队,二是必须打通利益分配、员工激励等多个痛点。

我们跟踪下来,朱雀的产业链研究模式已逐渐成熟,而且在先进制造的一些产业链条上,朱雀的投研能力在实盘业绩层面得到了验证。

03

锚定时代方向把握布局时机,把握退出时机

2019年10月8日,赣锋锂业H股发布公告,朱雀基金持股超5%,触发联交所举牌披露规定,予以公告。朱雀在赣锋锂业上的布局开始浮出水面。此时赣锋锂业的价格(前复权,下同)在9元/股附近。

此后,朱雀对赣锋锂业一路加仓,2020年3月,持股数量占赣锋锂业H股总股本比例达28%。此时赣锋锂业价格约20元/股。

而后,不到两年时间里,赣锋锂业H股价格在2021年9月触及峰值131元/股。而朱雀对该股的减仓主要体现在2021年二季度,持股比例由28%快速降至5%以下。从2019年10月,赣锋锂业H股公告朱雀举牌,到2021年6月,朱雀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期间赣锋锂业H股涨幅达879%。赣锋锂业正是朱雀先进制造产业链投研小组挖掘出的标的。

2019年三季度,朱雀基于对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中下游多个行业景气度指标的交叉验证,判断整条产业链处于复苏的左侧,未来6-12个月景气度改善空间极大。

而通过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析,投研小组发现无论是3-6个月短周期看,还是1-3年长周期看,新能源车上游的锂矿环节都会是景气度改善最明显的。一是因为海外新能源车厂销量正率先回升,电池材料需求放量。二是因为锂矿价格已贴近企业成本线,产能出清。需求快增叠加供给有限,锂资源行业将是新能源车产业链条上景气度弹性最大的环节,于是朱雀2019年三季度开始布局赣锋锂业。

不仅仅是赣锋锂业,朱雀在新能源领域多只个股上都发现的早,介入的早。比如光伏龙头企业LJ,朱雀2017年开始重仓LJ,2017年末,LJ收盘价约10.5/元。2018年,受补贴退坡影响,LJ股价一度跌至4.7元/股。朱雀坚定看好,继续持有,2021年迎来了收获期,LJ股价一度涨至70元/股。

朱雀在电池龙头企业ND上介入的也很早。好买调研下来,朱雀是ND建仓成本最低的基金管理人之一。2019年6月ND限售股解禁,股价跌至40元/股时朱雀大规模建仓,2019年3季度又有加仓。不过后来ND涨到约200元/股时朱雀就减仓了,错过了200元/股到380元/股的涨幅。

这也正是朱雀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投资特征,布局的早,退出的早,左侧进,左侧出。这种特征其实也是朱雀产业链式投研在交易层面的真实呈现,因为贴近产业链观察的细,所以发现的早,布局的早;因为股票买卖主要基于对产业、个股基本面的判断,所以不赚最后一段泡沫,离场的早,退出的早。

所以在一些先进制造赛道股非常火爆的时期,我们有时发现深耕这一领域的朱雀,产品净值起伏并不大。这就是朱雀的特点,是活过了5轮牛熊周期,将15%+年化回报复利了15年的朱雀的特点,剥离掉明星基金经理的个人因素,以高效的形式,将研究员有机组织起来,通过集体的力量,逐个产业链挖掘出最优的机会,先于市场做好布局,不与疯狂的人群争最后一枚铜板。

未来,朱雀锚定“3060”(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和科技创新两条主线,围绕先进制造、TMT、医药生物、大消费四条产业链展开投研。其中,朱雀在先进制造领域会再细分投研小组,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智能化、商用航空等多个方向。

今年以来,新能源个股波动较大。无论是两年前的2021年,还是如今的2023年,“3060”的双碳目标就在那里,没什么变化。而新能源板块,两年前向北,两年后向南,大涨大跌。

经历了新能源波动的投资者或许会有一种感受,那些能看到的未来趋势,与能在股市中把握住的赚钱机会,这之间似乎存在一条巨大鸿沟。而主动管理型的基金产品,作用就是帮投资者跨越这道鸿沟。

朱雀产品的配置意义正在于此。朱雀有15年沉淀下来的投研架构,有先进制造产业链上的资源积累,有经长期业绩验证的投研能力。对于那些同样看好先进制造与科技创新方向的投资者,朱雀是值得关注的机构。

重要声明:本文件中的信息基于已公开的信息、数据及尽调访谈等,好买基金或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变更。文件中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本文件及其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获得本文件的机构或个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