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本土私募股权投资诞生:我国PE融资市场的发展最初是以政府为导向的,国家科委和财政部联合几家股东于1986年共同投资设立了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公司,成为我国大陆第一家专营风险投资的股份制公司,创立之初的目的是扶植各地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1992年,外资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中国探路:1992年,美国国际数据集团投资成立的第一家外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太平洋风险投资公司。当时多数外资机构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环境没有展开投资。
1995年,互联网投资机会涌现:1995年我国通过了设立境外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鼓励中国境内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以及中资控股的境外机构在境外设立基金,投资于中国境内产业项目。随着中国IT业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批外资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中国投资,并通过新浪、搜狐、网易、亚信等在美国的成功上市获取丰厚回报。
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裂:大批投资机构亏损,撤出中国。
2004年深圳中小板推出:PE机构看到希望。
2006年《新合伙企业法》通过:《新合伙企业法》的颁布实施使得国际PE基金普遍采用的有限合伙组织形式得以实现,大力推动了PE行业的发展。同年,同洲电子上市,是本土PE机构投资成功的首个案例,标志着本土投资机构的崛起。
2009年深圳创业板推出:企业上市门槛降低和高新股发行市盈率为股权投资提供了绝佳的退出平台,一批投资机构借助创业板平台获取高额回报。4万亿刺激政策使得LP手中的可投资金充足,大批PE机构成立,行业井喷式增长。
2011年下半年开始:通胀压力和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资金募集出现困难,退出渠道受阻,PE行业进入调整期。
2013年A股IPO暂停:A股IPO暂停一年,上市退出渠道严重受阻,并购成为退出首要方式。VC/PE行业洗牌,PE机构开始重视专业化投资和投后管理工作,逐渐回归投资实业本质。
2013年底,新三板扩大至全国,部分PE机构已经将其作为重要项目源平台和退出通道。
2014年,A股IPO开放,PE机构上市退出通道打开,多家机构通过企业IPO退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股权投资基金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上市、重组整合、国际并购。这极大地激发了私募股权基金的热情,诸多PE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以对接国资国企改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