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回顾
基础市场
上周,沪深两市双双收跌。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于3351.31点,跌13.52点,跌幅为0.40%;深成指收于10607.33点,跌80.22点,跌幅为0.75%;沪深300收于3915.17点,涨0.47点,涨幅为0.01%;创业板收于2128.21点,跌24.07点,跌幅为1.12%。两市日均成交1.23万亿元。总体而言,大盘股强于小盘股。中证100上涨0.00%,中证500下跌0.94%。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4个行业上涨。其中,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食品饮料表现居前,涨跌幅分别为0.98%、0.56%、0.40%,通信、国防军工、计算机表现居后,涨跌幅分别为-3.87%、-3.98%、-4.89%。
上周,中债银行间债券总净价指数上涨0.05个百分点。
上周,欧美主要市场普遍下跌,其中,道指下跌0.96%,标普500下跌1.53%,纳指下跌2.59%;道琼斯欧洲50 下跌1.61%,德国DAX指数下跌1.88%。亚太主要市场涨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数下跌1.11%,日经225指数下跌1.48%,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上涨0.66%。
图表:上周各类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25-03-28
图表:上周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25-03-28
2、基金市场
上周,国内权益基金普遍下跌,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0.28%,混合型和指数型基金平均下跌0.36%和0.53%。QDII基金平均下跌0.08%。
上周,权益类基金表现较好的是中银大健康A和嘉实互融精选等;混合型基金表现较好的是中银创新医疗A和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A等;QDII式基金表现较好的是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和工银瑞信新经济人民币等;指数型表现较好的是西藏东财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和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等;债券型表现较好的是南方卓利3个月定开A和国泰惠丰纯债等;货币型表现较好的是信诚理财7日盈A和信诚理财7日盈B等。
图表:上周各类基金平均净值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25-03-28
二、近期焦点
习近平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
新华社报道,3月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习近平指出,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巨大投资和消费潜力。中国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产业配套能力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
(来源:Wind)
美国2月PCE高于预期
2025年3月28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8%,创2024年12月以来新高,环比增速也攀升至0.4%,双双超出市场预期。这一被美联储视为"最核心通胀指标"的数据,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全球金融市场:美股三大指数开盘集体跳水,道琼斯指数盘中跌幅超1%,纳斯达克指数重挫2%;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跌破4.3%,美元指数短线拉升至104.5关口。
数据背后暗藏玄机:剔除食品能源的核心商品价格连续两月上涨0.4%,服务价格(剔除住房)同样保持0.4%增速。更值得警惕的是,个人储蓄率攀升至4.6%,为2024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显示消费者在通胀压力下正收紧钱包。
面对爆表的通胀数据,美联储陷入前所未有的政策困境。就在一周前,美联储刚刚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下调经济增长预期,但上调了全年通胀预测。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反复强调"不确定性",而最新数据将这种不确定性推向极致。
市场对降息预期出现剧烈波动:数据公布后,利率期货显示7月首次降息概率从65%骤降至40%,部分机构甚至认为可能重启加息。但棘手的是,特朗普政府计划于4月2日实施的汽车关税政策,预计将推高消费品价格0.5-1个百分点,形成"政策诱发型通胀"。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直言:"关税的影响可能比预期更持久,这将迫使我们重新评估政策路径。"
(来源:Wind)
三、好买观点
股票型基金投资策略
近期市场情绪降温,成交额维持在低位,场内资金存量博弈为主,导致热点分化轮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导致外围市场波动较大,美股反弹后再次下跌,欧洲股市冲高后回调,对A股情绪产生影响。而内部市场处于数据与政策的短暂空窗期,业绩期到来+关税扰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风险偏好承压,资金做多动能偏不足,主线投资逻辑整体从预期驱动转向基本面交易,但风格表现反复,板块涨跌持续性不强。板块方面,本周强势方向包括涨价的化工细分环节、由恒瑞心血管新药授权默沙东带来的创新药热潮、semicon展会新凯来创新突破带来的半导体炒作、避险情绪升温推升的贵金属板块,此外机器人、深海主题均有短暂表现。
随着4月2日临近,关税压力是悬在当前A股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过从多方信息看,中国可能不是这次关税的重点,至少其他国家也受较大影响,近期A股行情也表现出一定的韧性,行情调整更多是前期AI和机器人的高位退潮。宏观经济修复进展尤其是地产去杠杆仍是基本面的观察重点,财报季或对个别股票有所影响但对指数整体影响不大。我们对A港股仍保持乐观,建议维持超配。结构上可以逢低配置科技成长资产,消费和医药继续重视。
债券型基金投资策略
上周中债总财富指数收于243.2699,较前周上涨0.26%;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收于243.6589较前周上涨0.35%,中债金融债总财富指数收于244.2856,较前周上涨0.16%;中债企业债总财富指数收于245.2525,较前周上涨0.19%;中债短融总财富指数收于206.79,较前周上涨0.06%。
中债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显示,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5279%,下行3.00个基点,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8126%,下行3.32个基点;银行间一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5.3个基点,银行间三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1.31个基点,五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6.08个基点,分别为1.9297%、2.0131%和2.1078%,一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6.3个基点,三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8.31个基点,五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上行10.68个基点,分别为2.0559%、2.2497%和2.4349%。
上周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重返1.8%以下,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一度下破2.0%,债券市场在经过1个月左右的持续调整之后,近期有企稳迹象。随着跨季来临,央行公开市场的资金投放力度加大,流动性整体有所好转,资金价格因跨季偏贵但供需较为均衡。
央行适度宽松的政策取向不变,但降准降息的节奏或有调整,需观察后续经济走向灵活调整政策力度。此次债市下跌过程中部分债券品种的配置价值显现,可以积极在市场上寻找久期相对较短的优质个券进行配置,同时适当把握利率债的交易机会。
QDII基金投资策略
对于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回调较A股更多,尤其恒生科技指数已经回踩去年1007的高位位置,性价比已凸显;外资特别是配置型外资仍未主动加仓,在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后,这部分资金是推动港股继续走牛的重要力量。
对于海外,美股反弹后,受PCE超预期高位和25%汽车关税影响再度下行,逼近前期低点,短期美国例外论被重新评估的风险仍未解除,需要继续观察特朗普政府重塑美元信用的效果;欧洲受关税战影响较大,虽有国防体系重建和德国财政刺激,但欧洲股市特别是德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多来自于全球而非本土,关税冲击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