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股市持续下滑,而股市的下滑中依然有多只私募基金产品成立并投入运行。本文拟从新成立私募的业绩表现,来探究新成立私募的生存状况。弱市市场对新成立私募基金产品的数量产生了明显影响。 [详细]
自2008年以来,汇金公司对几大银行股的增持一向被视为利好信号。国庆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汇金公司再度出手增持四大行。然而,这次“汇金增持”似乎已不再是金光闪闪的利好招牌:10日当天沪指下跌0.61%,11日沪指又高开低走,最终竟然只微涨3.73点。汇金再度出手,但大盘却不再领情,沪深两大指数齐创新低。 [详细]
由于9月份市场的大跌,使得私募产品清盘潮再起。据统计,9月份清盘的阳光私募数量达11只,其中,结构化产品为8只,非结构化产品为3只。在8只结构化产品中,有两只结构化产品因为净值触及止损线,被强制清盘。 [详细]
按照沪、深交易所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存在10天的“窗口期”。而根据2011年三季报披露安排,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将于10月27日披露三季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三季报也将分别于10月28日、29日陆续出炉。 [详细]
A股市场最低迷的时刻,私募行业频现清盘案例,与之相伴的是对私募信托牌照的收购整合,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东方之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但国庆告诉财新记者,当下市场环境,私募基金行业“做出转让账户、重组、抱团等行为,实为必然之举”。 [详细]
今年以来,对冲策略私募产品以远远跑赢同期大盘的正收益,成为弱市中一道亮眼的风景。截至9月30日,成立于今年3月30日的民晟A、B、C涨幅分别为1.51%、1.48%和1.50%;截至9月21日,成立于今年4月1日的梵基一号涨幅为7.72%;截至9月30日,成立于今年4月15日的朱雀丁远指数中性单位净值上涨0.79%。 [详细]
阳光私募产品创新进入快车道,今年以来,数十只定向增发型、对冲策略型等创新型私募产品相继推出。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私募业绩和发行的双重困境是倒逼私募创新的重要原因,而产品创新也有助于拓宽私募行业发展的空间。 [详细]
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下称《规定》),明确了《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修订前后实施上的衔接问题,内容涵盖机构管理、人员管理、评价业务、宣传推介、费用管理、资金管理、内部控制、信息技术等基金销售监管的各主要内容。至此,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的申请正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详细]
近年来,量化投资在国内逐渐引起重视,阳光私募亦掀起量化投资热,天马资产、广晟财富、道冲投资等私募机构纷纷推出旗下量化基金。市场弱势下,绝对收益难寻,5只产品中仅1只实现正收益,但获取相对收益的能力较突出,均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 [详细]
今年3月份以来,市场陷入漫漫熊途。结构型机会少之又少,私募期盼的吃饭行情也迟迟没有到来,使得年初曾经大涨的私募,也经不住市场拖累纷纷下跌。在这样持续的弱市中,有哪些私募能够在抵御系统性风险上做到有始有终呢? [详细]
9月股市下跌,行业指数全部收跌,私募继续跑赢沪深300指数。私募基金发行低迷,由独立私募基金公司担任投资顾问的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仅发行7只,私募尝试发行目标回报型产品。9月私募基金平均持仓比例为49.83%,较8月的61.86%有了大幅的下降。 [详细]
10月长假后的市场如一个压抑了很久的皮球,终于出现了反弹。当然,这与汇金增持四大行不无关系,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个积极信号――全球救市的手段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汇金增持四大行,就像当年深圳市场用深发展作“定海深(神)针”一样,在很多市场人士看来,就是直接的救市信号。 [详细]
在下跌趋势中,我们投资者总是有这样的困惑,一些基本面、业绩、包括盈利能力较好的上市公司股票,投资者大胆持有,可是每次在市场反弹的时候,表现总是很弱。而那些中小盘个股在其严重下跌后,有的上市公司甚至亏损,但是适逢指数反弹时他们的股价却拔地而起,演绎了一幕又一幕的疯狂。 [详细]
近三个月 (截至10月24日) | ||
私募产品 | 净值 | 绝对收益 | 中融中睿合银1号 | 1.3224 | 26.29% |
苏信理财金中和1期 | 1.1257 | 15.86% |
明达3 | 1.3186 | 11.78% |
鑫地 | 0.6897 | 7.30% |
中财明利价值 | 0.6456 | 7.30% |
林园1 | 1.6862 | 6.21% |
民森D号 | 0.9808 | 6.03% |
中欧瑞博1期 | 1.2679 | 5.73% |
0.8211 | 5.26% | |
1.0748 | 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