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大繁荣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冲基金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两年发展较快。一方面,在海外投行或是对冲基金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金融精英陆陆续续回到国内创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对冲基金,另一方面,国内的金融机构和人才也纷纷投身到这个全新的领域打拼。

作为一家在对冲基金布局较早的财富管理机构,好买明显的感觉到在过去一年,我国的对冲基金行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蓬勃发展时期。新的对冲基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这里面既包括新成立的专注在对冲策略研发的私募基金,也包括老牌私募新创建的产品线,更包括尽管当前数量不多但未来势头不可低估的公募对冲基金。从对冲策略来看,最受投资者欢迎的当属收益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以及想象空间巨大的管理期货基金。

一、 市场中性基金对固定收益产品的替代

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我国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突破了10万亿人民币。但今年以来,固定收益信托违约传闻四起,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这类理财产品蕴藏的风险。于是,过去一年,不少渴望年化10%左右固定收益的资金开始寻求信托以外的替代产品。而市场中性策略的基金由于比传统股票型基金风险更低、收益更稳定所以备受青睐。因此,一些大银行、大券商都加大力度向高端客户推荐这类产品,使得这些基金的规模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可以说,去年是我国市场中性基金大放异彩、极速发展的一年。

市场中性基金由于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来对冲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所以基金净值波动小,风险相对可控。但是,对冲掉beta不意味着就一定可以获取alpha。2013年,虽然沪深300指数下跌7.65%,但深证综指上涨20.03%,创业板指数更是上涨82.73%。在这种市场行情下,大多数市场中性基金均在2013年表现不错。我们好买的数据显示,32支具有2013年全年业绩的市场中性基金平均收益高达8.6%。然而近期数据显示,今年3~5月期间,76只市场中性基金有49只是亏损的,占比高达64%。之所以市场中性基金普遍在去年表现出色,而在近期出现调整,是因为市场风格的突然切换。用作对冲市场风险的沪深300指数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一改去年的颓势,开始跑赢市场平均尤其是新兴板块。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对冲基金场措手不及,无论是通过基金经理主管判断的,还是通过模型决策的,均在最近这段时间出现了净值的波动乃至明显的回撤。

好买认为,这波市场中性基金出现的调整不是坏事,有助于帮助对于对冲基金还了解不深的中国投资者更加全面客观的观察这类新兴投资工具的表现。风险与收益共存,并且通常是呈现正相关性,这个道理对于市场中性策略的基金同样适用。前面提到,由于我国对冲工具的缺乏,绝大多数采取对冲策略的基金选取沪深300作为对冲工具。而沪深300有着其与生俱来的大盘属性和行业属性。最明显的就是,金融服务行业占比高达1/3!因此,市场中性基金如果不有意配置金融板块,就容易在对冲沪深300的时候出现金融行业的较大净空头头寸。这样一来,当银行大涨时,例如今年3月21日,市场中性基金就可能因此亏钱。然后,如果一只市场中性基金严控行业裸露,就会错失行业收益,整只基金的收益可能就会偏低。所以说,投资者在选择此类基金时同样需要匹配自身的风险收益偏好。目标年收益大致是多少?能否承受5%以上的净值回撤?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以选取行业和大小盘风格突出的市场中性基金,而厌恶风险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选取一只多头持仓行业分布与沪深300接近的对冲基金。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日:2014-06-13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市场风格切换、行业裸露所带来的风险,市场中性基金还需面对股指期货的基差波动风险。沪深300股指期货与其现货指数之间存在价差,称之为基差。理论上讲,基差会受到无风险利率和指数股息率的影响。实际中,这个基差还会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由于市场中性基金长期做空股指,当期货与现货的价差升高时,基金就可能会因为这种基差变动而蒙受净值波动。不过基差的变化总的来看相对较小,并且短期基差不利变动带来的浮亏在基差出现反向变动时就会平复。所以,投资者不必对于基差风险过于担心。

二、 逐渐走向阳光地带的期货资管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保证金规模大约2千亿,期货资管规模只有百亿级别,和二十多万亿的股票市场、1.5万亿的偏股公募基金比起来都还相距甚远。这种量级上的差别除了不同市场间的差异外,也跟期货资管市场长期处于非阳光化的状态有关。期货私募从前往往以工作室的形式存在,通过代客理财来筹集资金。期货公司禁止自营交易,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通过信托公司发行的私募基金在投资范围中都不允许包括期货尤其是商品期货品种。不过,最近公募专户以及公募子公司的快速发展,为期货资管提供了合法合规的平台。此外,一些发展的较为成熟的期货私募也已获得了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登记证书,未来可以自主发行期货类基金,彻底摆脱了过去对于通道的依赖。

在逐渐走向阳光化的同时,期货资管被市场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从前,老百姓总是觉得炒期货比炒股票风险大,主要是因为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具有天然的杠杆性。而今,一些优秀的期货私募在合理运用杠杆的同时为投资者创造了可观的回报。这种高收益的属性迎合了国内一些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近期这类产品的热销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作为专业的投资顾问,好买需要在这里提醒广大投资者在选购管理期货型基金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历史业绩的公信度。一些尚不知名的期货私募用某个期货账户的净值走势来吸引客户。这样的账户往往没有银行托管和可信的净值核准,业绩的真实性值得考察。2)可容纳的管理规模。被展示出来的期货账户往往规模很小,投资策略可以驾驭这样的资金并令其短期内大幅增值。但是,一旦资金规模膨胀,策略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公开资管产品的收益往往会低于单账户的收益。3)投研团队的稳定性。不少期货私募的成立时间较短,团队稳定性差。有些期货私募雇用了多名交易员来管理资金,核心交易人员的流失也是产品收益的潜在风险点。

展望未来,有理由相信期货类资管产品还会进一步得到市场的认可。同时,通道的放开和期货品种的增多会鼓励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到期货资管行业中来。未来会有更多实力雄厚的团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期货策略基金,满足投资者不同风险收益等级的财富管理需求。

三、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对冲行业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冲基金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两年发展较快。一方面,在海外投行或是对冲基金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金融精英陆陆续续回到国内创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对冲基金,另一方面,国内的金融机构和人才也纷纷投身到这个全新的领域打拼。国内高净值人群旺盛的财富管理需要为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以及政策的放开也为对冲基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不过,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人才的迅速集聚势必增加了行业的竞争性,资管规模的快速上升也会使得原本有效的对冲策略变得不再灵光。在这个大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只有专注于对冲投资的专业团队才能最终胜出,这样的机构会在为我国投资者创造另类投资收益的同时被载入中国版的“对冲基金风云录”。

大佬访谈
全球赢+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