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伟走了,他离开了公募,王亚伟来了,他选择了私募。在这个人才成荒的年代,基金经理“奔私”似乎已不是一件新鲜事。顶着业绩的光环毅然转投私募的那些基金经理现状如何呢?
行业发展决定人才流动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了2006以来从公募转到私募的基金经理(仅统计已发行产品的基金经理),截止至2012年10月24日,一共有87位基金经理选择了从公募转战到私募领域。从时间来看,公募基金经理奔私的高潮开始出现在2007年,这一年一共有16位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并发行了第一只产品,相比2006年仅3位奔私的数据来看,规模是前一年的五倍多。基金经理奔私的最高潮出现在2010年,全年一共有21位公募精英转身私募领域并发行了产品。在2007年到2011年的这五年时间中,平均每年有16.2位基金经理从公募转战到私募领域。不过,今年以来转私的基金经理却又出现了回调,截止到10月24日,仅有3位基金经理转身私募并发行了产品。
这样的分布一定程度上还是说明了行业发展对于人才的吸引力。私募基金于2006年开始兴起,在当年选择吃螃蟹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多数人选择了继续观望。而当2007年和2008年,尤其是2008年遭遇经济危机以来,这个行业正在慢慢显示出新兴事物的生长力,在2008年大放光彩的阳光私募吸引了不少人才涌入,这一时期涌入私募的公募人才开始不断增加,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直到2010年达到一个最高峰。自从2011年市场开始处于下行通道之时,许多传统的阳光私募的表现渐渐不再那么如人意,此时转行的人数又开始减少。
多因素吸引“公转私”
首先,薪酬待遇永远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在阳光私募迅速发展的那几年中,私募基金经理的薪酬和公募基金经理的薪酬曾一度相差10倍以上。对于一个有能力可以为投资者赚取丰厚收益的基金经理人来说,他们在追求更具挑战性的投资事业的同时,也会更加乐意转身到一个有着丰厚业绩提成的战场。
其次,从监管层面来说,公募基金的监管要明显严格于私募基金。越是明星基金经理人,越是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就如王亚伟在离开华夏基金时曾提到的那样,来自外界过高的关注,往往会给基金经理人带来很大的压力。公募基金需要定期公布自己的业绩以及投资组合,这很容易造成投资者的跟风投资。而这一现象的结果就是会对反而掣肘基金经理的投资,因为基金经理在选择投资标的的时候会存了更多的顾虑,投资也就不再纯粹。
另外,由于公募基金对于投资组合的比例都会有一定的规定,对于那些有能力的基金经理人来说,这有时候会使得他们的投资理念无法得到很好的实践。并且,公司的内部考核机制以及一直在被呼吁的股权激励机制的缺位,这些也都会造成基金经理的离职。
有成功也有失败
公募基金经理转身私募的前例中有不少转身成功的,比如淡水泉的赵军,他自从2007年便开始担任淡水泉的基金经理,其管理的淡水泉成长自从2007成立以来,净值可以说一直稳步上升,虽然在去年的市场大跌中有过一定下跌,但依旧显示出了较好的下行控制。市场在今年年初的一波行情之后在2月再次进入一个下行的行情之中,从今年的2月14日到最近公布净值的10月15日,沪深300指数下跌了13.34个百分点,而淡水泉成长的净值反而上涨了1.41个点。据好买统计,赵军在淡水泉曾先后管理过26个产品。而在2011年,另一名公募牛人项志群也在加入公司之后发行了新产品。另外,星石的江晖、尚雅的石波、泓道的孙建冬等均是从公募转投到私募的。除了以投资股票市场为主的基金经理,今年年初的时候,原来在华夏基金主持固定收益投资的杨爱斌也毅然奔私,发行了鹏扬系列主要投资于债券的私募基金,赶上了债券投资的黄金时期,基金成立半年劣后级收益超过20%。
不过,在这些“奔私”的基金经理中,也不全是一帆风顺的。公募基金经理转到私募战场,不仅仅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因为在私募基金中,收入主要来自于业绩提成,若业绩不佳,收入也会之急剧减少。尤其遇到熊市之时,相对于在公募基金时的旱涝保收,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人显然更加难过。在熊市中,背靠大树的日子要明显好过单打独斗的生活。另外,调出公募自己做私募的基金经理们少了基金公司强大的投研团队做后盾,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是的不适应。再加上私募基金的操作风格较为灵活,部分从公募基金转过来的基金经理们难免也会出现水土不服。
选人非王道
总的来说,对于那些公转私的基金经理们的业绩,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公募与私募的操作思路是不同的,而且奔私后随之而来的营销、运营、管理的重担,难免让基金经理不能充分将精力放在投研。有在公募和私募中都做得很不错的基金经理,也有转身不那么容易的。公募中一味的跟着基金经理走的思路并不适用于那些公转私的基金经理们,投资者在选择的时候,应该更加关注基金经理本身的投资风格,仔细判断其投资风格与当前市场形势合拍与否,以及公司投研团队的支持等才是决定私募基金经理收益及排名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