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下旬开始,在大盘蓝筹股的带领下,A股市场走出了近几年少见的大盘疾涨走势,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上证指数从2000 多点迅速飙升至2200点之上。蓝筹股的突袭终于把投资者的注意力逐渐从各种信托、宝类产品、对冲基金、海外市场等产品上拉回到久违的股市中来。
终于等到你
近期偏股型基金排名出现了较大变动,突如其来的蓝筹行情,让重仓蓝筹的股票型、指数型以及杠杆基金受益颇丰,而偏好中小盘的基金只能望尘莫及,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长信金利趋势和华商大盘量化精选分别以15% 和10% 的单月收益位列公募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第一。此外,一些偏好蓝筹股、价值投资的私募基金也同样表现优异,淡水泉、重阳、混沌、汇利、中国龙等私募产品也在7月取得10% 左右的收益,领跑私募。
能够在此次蓝筹行情中笑纳大礼的,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基金经理,都有着坚强的长期意志力!在去年创业板暴涨80%以上、中小盘横行的背景下,纯粹的价值投资和蓝筹的生存空间愈加狭小。低估值、高分红、盈利好,这些众所周知的特点喊了多年,却迟迟不见蓝筹股大规模修复性上涨。逆势而为,这些基金经理无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轮行情的受益者淡水泉便是如此。虽然今年以来产品净值屡创新高,但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两年前淡水泉的掌门人赵军所承受的压力。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的情况好于两年前,迟到的蓝筹行情终究还是来了,这些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们也终于能够暂时获得一刻的平静和慰藉,此刻的心情或许就像张靓颖今年年初的单曲《终于等到你》唱的一样,“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幸福来得好不容易,才会让人更加珍惜”。
说走就走的牛市?
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众多机构对后市变得乐观,其中也不乏目前处于牛市初期的观点。对于牛市,中国的投资者似乎都已经有一点陌生了,去年创业板的牛市充其量被称为结构性行情,真正的牛市年份还要追溯到2009 年。对于这一波行情的动因,各家的认知大相径庭。打虎成功、国企改革、短期内经济复苏、“港沪通”似乎都为这次行情的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亦或是“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规律都让这一波萌动的行情显得自然而然。而从更长周期来看,货币政策的宽松、改革走向纵深、政治体制稳定都有理由让我们对牛市更有期待。
与指数表现截然相反,公募基金募集在7月遇冷,新基金募资规模创下了近28个月的新低,其中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因素。今年上半年,创业板自2月末起一蹶不振,使得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的热情大减;第二轮打新中签率大幅下降,混合型基金中的亮点打新主题基金也鲜有发行;债券型基金虽然在上半年表现良好,但无奈行情进行的太快且所受关注太少;而货币型基金由于资金面趋于宽松、收益率下滑,吸引力大幅下降,扩张脚步大大放慢。然而,一般基金发行和其反映的市场情绪,都会略滞后于市场,而且最大的机会也往往酝酿于情绪最悲观之时。7月份基金的募集和成立状况指明了投资者的信心低点,而这很可能就是难得的投资时点和最好的逆向指标。
后会有期
近几年,权益类市场表现不佳,信托、宝类产品急速膨胀,市场中性等稳健类对冲基金大卖。 这些产品在政策红利以及时间红利的呵护下,给投资者提供了和风险并不对等的收益,无形间拉低了全民投资的风险偏好,抬升了无风险收益率。当然,任何产品的红利期终究会逝去,信托产品风险逐渐暴露、债券市场违约个案显现、货币基金收益率下降等等都已成事实。从信托、债市、货币基金流出的资金很有可能进入股市,这也许是这次蓝筹行情的诱因之一。
在近期热映的韩寒电影《后会无期》中,有很多对于告别的经典台词,“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所幸,股市中,牛熊交替是常态,只是间隔的时间不同。即便这次蓝筹股突袭没能成为牛市抬头的信号,即便蓝筹股行情昙花一现后再次告别,但站在目前的时点、目前的估值,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无疑是理想的选择,蓝筹行情后会终有期。